訴願法第
65
條相關裁判
|
1 |
裁判字號: |
105年判字第 235 號 |
|
要 旨: |
按一般所謂「營業」,本質上固具反覆性及繼續性之特徵,倘依整體客觀
事實觀之,當事人確有反覆實施之意圖者,縱其僅被查獲一次,不論是首
次實施即被查獲,亦或實施多次僅被查獲一次,皆不影響其為營業行為之
認定。是行為人加入未經許可之汽車運輸網路平台當司機,並有利用該平
台載客收費之行為,縱僅被查獲一次,仍無礙營業行為之認定,主管機關
依公路法第 77 條第 2 項規定予以裁罰,於法自無違誤。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 |
裁判字號: |
105年判字第 236 號 |
|
要 旨: |
所謂營業,本質上固具反覆性及繼續性之特徵,如依整體客觀事實觀之,
當事人確有反覆實施之意圖者,縱其僅被查獲一次,仍不影響其為營業行
為之認定。因此,當事人既有加入行動應用程式平台之事實,復有利用該
平台載客收費之行為,雖僅被查獲一次,無礙營業行為。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3 |
裁判字號: |
105年判字第 264 號 |
|
要 旨: |
所謂營業,本質上固具反覆性及繼續性之特徵,如依整體客觀事實觀之,
當事人確有反覆實施之意圖者,縱其僅被查獲一次,仍不影響其為營業行
為之認定。駕駛人既有加入行動裝置網路平台之事實,復有利用該平台載
客收費之行為,雖僅被查獲一次,無礙其營業行為。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 |
裁判字號: |
105年判字第 290 號 |
|
要 旨: |
立法者對於違規事實一直存在之行為,如考量該違規事實之存在對公益或
公共秩序確有影響,除使主管機關得以強制執行之方法及時除去該違規事
實外,並得藉裁處罰鍰之次數,作為認定其違規行為之次數;因而對於違
規事實持續之行為,為按次連續處罰者,即認定有多次違反行政法上義務
之行為發生而有多次違規行為,從而對此多次違規行為得予以多次處罰,
並不生一行為二罰之問題。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5 |
裁判字號: |
105年判字第 295 號 |
|
要 旨: |
按醫事服務機構欲申請為保險醫事服務機構者,須檢具相關文件申請保險
人即主管機關依全民健保特約辦法為審核。而主管機關為完成審查,得採
依職權調查事實及證據、或到場履勘、請相關人陳述意見並提供資料、製
作書面紀錄等方式進行。又一般行政調查之實務運作上,對於龐大數量調
查對象,基於調查之行政成本及事實上之需求考量,行政機關一般均採不
特定對象之抽樣調查。從而,醫事服務機構申請為特約醫事服務機構,其
看診之病患眾多,為調查其是否有具體違反健保法相關規定或違反之虞之
行為,主管機關採抽樣調查、訪談,尚難謂違法。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6 |
裁判字號: |
106年判字第 373 號 |
|
要 旨: |
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所為之吊扣車輛牌照處分係屬裁罰性之行政處分
,而依公路法第 77 條第 2 項後段所為之吊扣車輛牌照處分係屬管制性
行政處分,惟原判決卻認吊扣車輛牌照處分係屬裁罰性行政處分,進而認
定車輛所有人有未盡監督義務之過失,仍應受吊扣牌照之處罰等情,原判
決此部分所論述之理由雖有未洽,惟車輛所有人既有違反行政法上之義務
,原處分得基於管制目的吊扣車輛牌照之結論,則無不同,仍應予維持。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7 |
裁判字號: |
107年判字第 23 號 |
|
要 旨: |
地方主管機關依據管理規章按各使用人排入之廢水量及水質差別級距及污
水處理費計算公式,收取處理費,且該費用為產業園區開發管理基金之來
源,以作為產業園區或其周邊相關公共設施之興建、維護或改善,塑造有
利投資環境之公共任務所需經費,而以區內群體為共同義務人,對之課予
繳納金錢負擔之特別公課,並非行政罰。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8 |
裁判字號: |
107年判字第 25 號 |
|
要 旨: |
國防部為執行研製維修辦法有關合作或委託研發、產製、維修、銷售及經
營管理軍品等事項,以落實國防法第 22 條規定,乃依職權訂定發布軍品
研製維修作業要點,核其性質,實屬執行細節性、技術性事項之職權命令
,並非行政規則;其一經下達,即生效力,不生是否應刊登政府公報之問
題。
|
9 |
裁判字號: |
108年上字第 920 號 |
|
要 旨: |
證券交易法第 22 條之 2 第 3 項規定,關於「利用他人名義持股」在
個案上之認定,應適用同法施行細則第 2 條所定之三要件,以判斷他人
是否在經濟現實之意義上,為內部人經濟利害而持有股票;且內部人得掌
控該他人股票交易者,如因此該當利用他人名義持股者,內部人自然應就
該他人股票轉讓行為盡事前申報義務。尤以利用他人名義持股事實的認定
,偏重於經濟現實面的觀察,不問法律形式架構關係如何,是內部人與該
他人間,就此經濟現實的形成,縱另有公司法或其他法律關係架構上的安
排理由,亦不能因此卸免內部人對此法定之申報義務。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0 |
裁判字號: |
109年判字第 83 號 |
|
要 旨: |
按證券交易法第 25 條第 3 項準用同法第 22 條之 2 第 3 項規定,
著重在防制內部人利用他人名義而規避同法第 25 條第 2 項之股票轉讓
事後申報義務。又利用他人名義持股事實的認定,偏重於經濟現實面的觀
察,不問法律形式架構關係如何,因此,內部人與該他人之間,就此經濟
現實的形成,即使另有公司法或其他法律關係架構上的安排理由,亦不能
因此卸除內部人對此法定之申報義務。次按證券交易法第 25 條第 2 項
針對內部人股票轉讓行為所課事後申報義務,與金融控股公司法第 16 條
第 2 項就金融控股公司股東結構所課予之申報義務,兩者目的、申報對
象既有不同,保護之法益也各異。受規範主體在個案中兩法規均競合課予
申報義務的情形下,自應對兩法規同時負有忠實申報的注意義務,並非僅
對其一善盡申報義務,即得認對他法規之法益並無實質侵害,而無需遵守
他法規申報義務,或得逕認無故意過失可言。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1 |
裁判字號: |
99年判字第 1304 號 |
|
要 旨: |
按商標法第 51 條第 1 項規定,商標之註冊違反第 23 條第 1 項第 1
款、第 2 款、第 12 款至第 17 款或第 59 條第 4 項規定之情形,自
註冊公告之日起滿 5 年者,不得申請或提請評定。同條第 2 項規定,
前條第 2 項規定之情形,於其判決確定之日起滿 5 年者,不得申請或
提請評定。同條第 3 項規定,商標之註冊有第 23 條第 1 項第 12 款
情形係屬惡意者,不受第 1 項期間之限制。因此,利害關係人依現行商
標法第 50 條規定申請評定註冊商標者,自應受商標法第 51 條所定提請
評定商標除斥期間之限制且商標法第 51 條所定提請評定商標除斥期間之
限制係屬得提起評定商標除斥期間限制之程序規定。於 92 年 5 月 28
日商標法第 51 條修正公布日後,依現行商標法所提起之商標評定案,自
應從新受商標法第 51 條所定提請評定商標除斥期間之限制。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2 |
裁判字號: |
99年判字第 468 號 |
|
要 旨: |
商標法第 23 條第 4 項規定,有第 1 項第 2 款規定之情形或有不符
合第 5 條第 2 項規定之情形,如經申請人使用且在交易上已成為申請
人商品或服務之識別標識者,不適用之。本件爭商標係以「FERRERO
ROCHER box T-24 device(three-dimensional device)(in colours)
」所構成之立體商標,即係以一個裝有24粒金黃色球狀糖果之長方形且盒
頂透明並有金黃色、紅色、白色及金黃色條紋環繞之包裝容器,條紋上有
白色滾有金黃色及紅色邊及含外文「FERRERO ROCHER」字樣之橢圓形標籤
,外文「ROCHER」下方是一個裹有金黃色包裝紙之球狀糖果為主,糖果左
半部是未包裝之咖啡色球狀糖果及右半部則是一個咖啡色榛果粒及綠葉之
立體商標。而系爭商標業據參加人檢送等證據資料為憑,經原審本於職權
調查審認,始認定系爭商標所表彰獨特包裝設計之巧克力糖商品於 93 年
12 月 28 日申請註冊時應為我國消費者所熟知,系爭商標之立體包裝形
狀業經參加人長期使用且在交易上已成為參加人商品之識別標識,得依商
標法第 23 條第 4 項規定核准註冊,核其認事用法,並無不合,並無判
決理由不備之違背法令情形。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3 |
裁判字號: |
99年判字第 89 號 |
|
要 旨: |
專利法施行細則第 2 條第 3 項規定,申請專利及辦理有關專利事項之
文件,應用中文;證明文件為外文者,專利專責機關認有必要時,得通知
申請人檢附中文譯本或節譯本。蓋作為舉發案專利要件新穎性、進步性比
對證據之引證文件,其內容包括申請專利範圍、說明與圖式,均可作為先
前技術進行比對,其圖式已明確揭露技術特徵者,自得作為引證文件之一
部分。本件參加人所提引證 1 之日文譯文為「"為了"圍繞攝像領域,也
可將光線的標誌投射到四隅角」,被上訴人為「"像是"圍繞攝像領域,也
可將光線的標誌投射到四隅角」,不管上開說明譯文正確為何,顯然引證
1 均有揭露「圍繞攝像領域」、「可將光線的標誌投射到四隅角」之技
術特徵,且引證 1 是否揭露該技術特徵,只要參酌系爭案其他說明內容
上下文字及相關圖示,熟習該項技術者即得輕易理解,並據以判斷是否足
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專利要件,詎原判決徒以:參加人之譯文與被上訴人
不同,訴願決定對當事人業已提出重要攻擊防禦方法漏未審酌,屬理由不
備,即違反訴願法第 89 條第 1 項第 3 款 規定,並以有程序瑕疵為
由,撤銷訴願決定等情,自有判決適用法規不當之違法。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4 |
裁判字號: |
102年訴字第 8 號 |
|
要 旨: |
按行政程序法所稱行政機關者,係指代表國家、地方自治團體或其他行政
主體表示意思,從事公共事務,具有單獨法定地位之組織而言。而受託行
使公權力之個人或團體,於委託範圍內,視為行政機關。又參照大學法第
24 條第 2 項規定以及施行細則第 19 條第 3 項規定可知,受委託行
使大學招生相關考試業務特定事項之學術團體或財團法人,因同具有與機
關相當之地位,就該公法上特定事項所作成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
方行為,不問其用語、形式,皆屬行政處分,受處分之相對人認為該行政
處分違法或不當,自得對之提起行政爭訟。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5 |
裁判字號: |
103年訴字第 284 號 |
|
要 旨: |
對於新市鎮特定區內之私有土地,於未能與所有權人達成協議價購時,固
得實施區段徵收,然非強制規定,是位於新市鎮特定區內土地取得方式,
除以區段徵收方式之外,當然亦得以一般徵收方式辦理。而區段徵收或水
利地重劃,用地取得非僅限於區段徵收或水利地重劃方式,依一般徵收方
式取得土地,非法所不許。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6 |
裁判字號: |
105年訴字第 105 號 |
|
要 旨: |
公共設施維護費、污水處理系統使用費及其他特定設施之使用費或維護費
,乃為對區內事業實現塑造有利投資環境之公共任務所需經費,而以區內
群體為共同義務人,對之課予繳納金錢之負擔,將之使用於與該群體有密
切關聯之共同利益事務,並無必要針對被課徵之個別公課義務人有利,僅
需其收益間接有利於義務人為已足,其收入與用途間並不存在對價關係,
屬達成特定國家任務之特別公課,而非裁罰性行政處分。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7 |
裁判字號: |
105年訴字第 615 號 |
|
要 旨: |
科技工業機構三年內以公告方式辦理採購,雖經履約驗收合格,但有減價
收貨之情形,不得頒發軍品研發合格證明書或軍品試修能力證明書。採購
案經驗收三次不合格,依政府採購法第 72 條第 2 項之規定,符合減價
收受之情況。因驗收不合格已與當初獲頒軍品研發(試製)合格證明書之
原定資格不符,主管機關以驗收三次不合格,符合減價收受之情形為由,
撤銷已核發之合格證書,於法並無違誤。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8 |
裁判字號: |
110年訴字第 29 號 |
|
要 旨: |
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 52 條第 1 項及第 2 項之差別在於規範民意
調查資料之發布期間的不同,亦即該條第 1 項係規範期間為選舉公告發
布日起至投票日 10 日前;同條第 2 項則規範投票日前 10 日起至投票
時間截止前。除此之外,該兩項所欲規範之民意調查資料定義,即應作相
同解釋。此為保障選舉之公平與公正,避免任何人在選舉最後階段,藉由
民意調查資料影響選民之判斷,進而影響選舉結果,若認非屬同條第 1
項之非正式民意調查資料不在規範之內,將予投機者可乘之機,致立法目
的無以成就,因此解釋上自應認為有包含非正式之民調資料在內。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9 |
裁判字號: |
91年訴字第 5131 號 |
|
要 旨: |
行政機關為處分或其他行政行為前,自應於當事人有利及不利之情形,一
律注意,並斟酌其全部陳述與調查事實及證據之結果,依論理及經驗法則
認定事實,如為當事人不利之處分,即應將其得心證之理由完整告知當事
人,始符合行政程序法所揭示之公正、公開與民主原則及增進人民對行政
之信賴之立法目的。故不予專利之審定書應備具理由,並針對申請(復)
理由及證據,加以論駁,如其理由非以申請標的為判斷基礎,對申請(復
)理由及證據漏未斟酌或不予採納,難謂適法。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0 |
裁判字號: |
93年訴字第 388 號 |
|
要 旨: |
若行政機關已無持有或保管該資料者,當事人自無從要求行政機關提供該
資料供其申請閱覽及影印。
|
21 |
裁判字號: |
94年訴字第 666 號 |
|
要 旨: |
主管機關如已提供函文影本足使公務員知悉其調職原因者,即無須提供原
告閱覽、複印人事資料或內部單位之擬稿、準備作業資料等函稿原件。
|
22 |
裁判字號: |
97年訴字第 3022 號 |
|
要 旨: |
衛星廣播電視法第 17 條第 1 款規定,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及境外衛星廣
播電視事。其立法意旨,乃在要求廣電業者對其所播出之節目及廣告內容
,應善盡注意義務;即衛星廣播電視事業應對節目及廣告內容嚴加編審、
過濾,以展現民主法治國家之媒體自律與守法精神。本件系爭廣告涉及之
主要法律規定為選罷法,其意在於確保選舉活動進行之公平、公正。是以
,衛星廣播電視節目或廣告之播送,基於選罷法之明文規定,有受較高度
管制之必要性存在。另依選罷法第 12 條規定,中選員會就選舉、罷免法
規監察事項所作判斷,為其法定職權,而系爭違法行為既經中選會認定違
反行為時選罷法第 50 條之 1 第 3 項規定,自亦違反衛星廣播電視法
第 17 條第 1 款所定違反法律禁止規定之情形,故原處分誠屬適法。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3 |
裁判字號: |
99年訴字第 655 號 |
|
要 旨: |
比照公立國民小學與其所聘任之教師係基於行政契約,公立國民小學校長
與主管教育行政機關間之聘任關係,亦為行政契約,公立國民小學校長因
具有國民教育法第 9 條之 1 第 2 項、第 9 條之 3、第 9 條之 4
規定事由之一,經教育行政機關查明確實者,應予回任教師、改任其他職
務或為其他適當之處理,予以解聘校長職務,並由該公立學校依法定程序
通知當事人者,應係該公立學校立於機關地位,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
得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則公立學校
校長於聘任後,如予解聘、停聘或不續聘者,影響教師個人權益,且涉及
學生受教權重大公益事項,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自得提起行政救濟。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