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第
765
條相關裁判
|
1 |
裁判字號: |
104年台上字第 1656 號 |
|
要 旨: |
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益。雖有法律上
之原因,而其後已不存在者,亦同。惟騎樓既為所有人專有,能否謂其於
該騎樓設置部分地上物,係無法律上原因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有所疑義
。而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 6 條第 1 項第 1 款、第 3 項,道路交通
管理處罰條例第 3 條第 1、3 款及新北市市區道路管理規則第 3 條第
5 款、第 29 條並非授與第三人逕請求區分所有權人拆屋還地之權利。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 |
裁判字號: |
111年台上字第 2 號 |
|
要 旨: |
貪污治罪條例第 6 條第 1 項第 4 款對於主管或監督之事務,直接或
間接圖利罪,其所謂主管之事務,係指公務員依據法令規定,在其職務範
圍內,有主持或執行權限之事務而言;而所稱監督之事務,則指公務員依
據法令之規定,雖無主管之權,但依其職權,對之應負監管與督導之責任
,方足當之。至是否主管或監督之事務,應依各機關之組織法規或相關法
令予以認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3 |
裁判字號: |
106年判字第 87 號 |
|
要 旨: |
土地所有權人依自來水法第 53 條第 1 項規定之補償請求權,為公法上
請求權,亦應於得請求時起適用一般之公法上請求權時效期間規定。該補
償請求權依規定係為支付一次性的補償(償金),自以主管機關依法行使
公權力為埋設管線時即為補償請求權之得請求時
|
4 |
裁判字號: |
107年判字第 74 號 |
|
要 旨: |
國家為達成某種政策目的,於必要時由主管機關囑託登記機關於相關土地
之登記簿標示部上註記一定資訊,如該註記僅為資訊之揭露,應為行政權
得行使之範圍,在公益與私益之平衡下,登記機關受行政機關之囑託為註
記,縱無法律或授權之法規命令為依據,尚難認屬違法。
|
5 |
裁判字號: |
108年上字第 1017 號 |
|
要 旨: |
行為人如已知悉法規所禁止或要求應為之行為義務大致為何,就該違反行
政法上義務之行為而言,行為人即已具備不法意識,應無適用行政罰法第
8 條但書規定對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人予以減輕或免除其處罰之餘地
。至所謂「按其情節,得減輕或免除其處罰」之情況,如以行為人本身之
社會經驗及個人能力,仍無法期待其運用認識能力而意識到該行為之不法
,抑或對其行為合法性有懷疑時,經其深入思考甚至必要時曾諮詢有權機
關解釋,仍無法克服其錯誤時,始具有所謂「無可避免性」。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6 |
裁判字號: |
109年上字第 475 號 |
|
要 旨: |
稅捐稽徵機關認定課徵租稅之構成要件事實時,應以實質經濟事實關係及
其所生實質經濟利益之歸屬與享有為依據,此為納稅者權利保護法第 7
條第 2 項所揭示之實質課稅原則。亦有認為對於課稅事實的掌握,不應
拘泥於外觀的私法形式,而應重視課稅的經濟事實,此一態度有稱之為經
濟觀察法。而其目的係在,對於人民濫用私法形式迂迴安排經濟活動,以
規避稅賦但仍能達到原所希望的經濟效果時,應按經濟觀察法,深究經濟
利益之歸屬,掌握納稅能力,加以調整課稅。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7 |
裁判字號: |
92年訴字第 3728 號 |
|
要 旨: |
行政法係以不溯及既往為原則,而以溯及既往為例外,除立法機關於制定
法律之際,因衡量公益之維護與利益之保護之結果,明定行政法規得例外
溯及既往外,行政機關於適用行政法規時,自應遵守不溯及既往原則,不
得溯及適用於法規制定生效前業已終結之事實或法律關係。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8 |
裁判字號: |
94年判字第 1056 號 |
|
要 旨: |
所謂「其他具有重大明顯之瑕疵」係指行政處分之瑕疵達於重大,且依一
般人合理之判斷甚為明顯而一目了然者。
|
9 |
裁判字號: |
94年判字第 1382 號 |
|
要 旨: |
對於當事人主張對重要事項提供不正確資料之違法行政處分之撤銷,其並
無提供不正確資料或為不完全陳述,使主管機關為錯誤行政處分之行為,
且無隱匿買賣事實之逃漏稅捐故意對重要事項提供不正確資料。因此依行
政程序法第 119 條規定,所列信賴不值得保護之情形,若信賴授予利益
之行政處分,其信賴利益顯然大於撤銷所欲維護之公益者,不得撤銷。故
當事人補徵原免徵土地增值稅之處分,並無違誤。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0 |
裁判字號: |
99年判字第 1074 號 |
|
要 旨: |
行政程序法第 117 條規定,違法行政處分於法定救濟期間經過後,原處
分機關得依職權為全部或一部之撤銷;其上級機關,亦得為之。但撤銷對
公益有重大危害,或受益人無第 119 條所列信賴不值得保護之情形,而
信賴授予利益之行政處分,其信賴利益顯然大於撤銷所欲維護之公益者,
不得撤銷。又行政機關對於違法授益之行政處分雖得依職權撤銷,但應以
原處分違法為前提,非謂若無違法,亦得任意依職權撤銷。又所謂違法行
政處分,係指於作成行政處分時,即構成違法者。而稱違法者,係指行政
處分之作成,不適用法規或適用法規不當者而言。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1 |
裁判字號: |
99年判字第 914 號 |
|
要 旨: |
建築法第 86 條第 1 款係規範違反同法第 25 條之責任效果,其中「必
要時得強制拆除其建築物」之規定,性質上自係針對建築物本身之瑕疵致
有違反行政法義務之狀態而為。該款所稱「擅自建造者」,應係指擅自建
造之建築物,而非行為人。至於所謂得命「強制拆除其建築物」之行政處
分相對人,參照違章建築處理辦法第 7 條規定,則應包括對該違章建築
有處分權之所有人、使用人或管理人。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2 |
裁判字號: |
100年國字第 9 號 |
|
要 旨: |
按民事訴訟之裁判,凡以行政處分是否無效或違法為據者,應由認定先決
事實之行政法院為裁判後,以該確定裁判所認定之事實供為民事法院裁判
時認定事實之依據。是以,人民如因行政機關本於公權力所為之行政處分
受有損害,則請求國家賠償有無理由之先決問題,即應審酌該行政處分有
無違法。人民就行政處分,既已循行政爭訟程序提起訴願而遭駁回確定,
並就該訴願決定提起再審復遭駁回,則行政爭訟程序即已完成,行政處分
即已確定,按人民對確定之行政處分應不得再行爭執或作不同之主張,此
為行政處分之實質確定力,則法院就該行政處分是否違法或不當之判斷,
自應以行政爭訟程序之判斷為依據,而無從再為審查。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3 |
裁判字號: |
101年簡上字第 84 號 |
|
要 旨: |
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之;對於妨害其所有權者,
得請求除去之;又所有人於法令限制範圍內,得自由使用、收益、處分其
所有物,並排除他人之干涉;民法第 767 條及第 765 條固分別定有明
文。惟所有權人行使其占有、使用、收益、處分、及排除他人干涉等權能
,仍應於法令限制之範圍內始得自由為之。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4 |
裁判字號: |
101年訴字第 33 號 |
|
要 旨: |
地政士因業務上偽造文書犯罪行為,受刑之裁判確定者,依地政士法第 6
條規定,主管機關得撤銷或廢止地政士之證書,然在主管機關未為撤銷地
政士證書前,尚不能否認地政士之資格及依此資格充任之代理行為。至地
政士姓名有所變更,依法未於 30 日內申報備查者,固得依同法第 44 條
規定,報請地政士登記之地方主管機關所設懲戒委員會懲戒之,惟其地政
士之資格並未喪,自得代理其當事人申請登記,其效力不因代理人已更名
,仍未向主官機關辦理更名登記,而生影響。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5 |
裁判字號: |
101年訴字第 895 號 |
|
要 旨: |
主管機關撤銷眷舍居住權之行為,係主管機關基於國家高權行為所為改變
眷戶居住身分之行政行為,涉及原眷戶資格之變更,對眷戶而言具有實質
上之影響,因此,眷舍居住權之廢止乃涉及軍眷眷舍權益變更之公法爭議
事件,此與配舍主管機關終止使用借貸契約關係後主張收回眷舍,係屬民
事之私法爭議有別。故本件被告廢止原告之眷舍居住權益,已就具體公法
事件有所決定而對原告發生公法法律效果,自屬行政處分無疑。另合法授
益行政處分,於有行政程序法第 123 條第 1 款至第 5 款之情形發生
時,原處分機關固得依職權予以廢止,但基於維護法律秩序之安定性,及
保障人民正當合理之信賴,其行使此項廢止權限,法律定有時間上的限制
,亦即應自廢止原因發生後二年內為之。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6 |
裁判字號: |
102年訴字第 1058 號 |
|
要 旨: |
按法令未賦與檢舉人就其檢舉事項有向國家請求對被檢舉人為一定作為之
權利,而只是基於公益,授權主管機關得對違規行為人作成一定的負擔處
分者,檢舉人之個人權益即不在其保護範圍,其檢舉僅是促使主管機關發
動職權,從而主管機關之作為與否,尚難謂對檢舉人之權益造成何種損害
,其亦無請求行政機關為一定行政行為之公法請求權存在。另就下水道法
、水污染防治法之整體結構、適用對象及所欲產生之規範效果等綜合判斷
,尚無賦予第三人就設置下水道、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核發建築使用執照事
項,有請求主管機關為一定作為之公法上權利,是檢舉人自不得對此提起
行政訴訟。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7 |
裁判字號: |
106年訴字第 488 號 |
|
要 旨: |
按原眷戶權益係公法上之一身專屬權,原眷戶死亡者,其權益並非當然由
其繼承人繼承,而應依據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等規定,由原眷戶之配偶
或子女申辦權益承受或權益接替,倘相關人員未辦理權益承受或權益接替
,則喪失承受之權益。次按原告提起確認訴訟,請求確認已過去或將來應
發生之法律關係成立或不成立,自難謂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應
為法所不許。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8 |
裁判字號: |
109年訴字第 54 號 |
|
要 旨: |
第三人在私法上雖就系爭土地及建物取得所有權,但在公法上並未取得主
管機關核准設置殯葬設施、啟用及經營之許可者,自無從以自己名義申請
變更殯葬設施核准事項之餘地。且原授益處分既未經廢止或撤銷,其效力
繼續存在,其更無越俎代庖申請變更殯葬設施核准事項之權。
|
19 |
裁判字號: |
110年訴字第 75 號 |
|
要 旨: |
自辦重劃係土地所有權人交換分合後再重新分配之程序,原土地所有權人
之所有權應受重劃計畫之限制,顯然與重劃前之原有土地,其法律性質並
非同一。雖其表彰權利之書狀尚未註銷,然此係因其已就其所有之其他土
地之重劃分配提出私權爭議,為尊重私權裁判結果,暫未就其權利書狀註
銷登記而已。絕非等同於特定土地之範圍,同時存在兩種不同之所有權狀
態。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0 |
裁判字號: |
96年訴字第 304 號 |
|
要 旨: |
保險之目的在於分散風險消化損失,即以較少之保費獲得較大之保障。依
保險法第 112 條及遺產及贈與稅法第 16 條第 9 款前段規定,約定於
被繼承人死亡時,給付其所指定受益人之人壽保險金額,不計入遺產總額
,其立法意旨,係考量被繼承人投保之目的係為保障並避免受益人因其死
亡而生活陷於困境,故予以免徵遺產稅,並非鼓勵或容讓一般人利用此一
方式任意規避原應負擔之遺產稅,故對於為規避遺產稅負而投保與經濟實
質顯不相當之保險者,基於量能平等負擔之實質課稅原則,仍應計入遺產
總額課徵遺產稅,始符租稅公平之原則。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1 |
裁判字號: |
98年訴字第 1721 號 |
|
要 旨: |
國軍在臺軍眷業務處理辦法第 139 條規定,國軍有眷無舍官兵申請輔導
購宅,一人以一次一戶為限。本件受處分人雖辯稱前獲配售之房舍屬自建
住宅且已出售,並無重複配舍情事云云,惟查該自建眷舍之配售資格仍以
須具國軍現役有眷無舍官兵身分為限,且受處分人購買時亦享有國軍官兵
購置住宅貸款優惠,受處分人其後欲配購之眷舍自屬重複配舍無疑,行政
機關之處分難謂違法。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2 |
裁判字號: |
99年訴字第 2535 號 |
|
要 旨: |
按行政訴訟法第 6 條第 2 項、第 5 項規定確認行政處分無效之訴訟
,應以向原處分機關請求確認其行政處分「無效」為前置要件;在此所稱
「無效」之行政處分,依行政程序法第 110 條第 4 項規定,係指自始
、當然、確定無效者而言,與非自始、當然、確定無效而須待撤銷後始失
其效力之具有瑕疵行政處分,尚屬有間。亦即行政處分有違法不當之通常
瑕疵,而未達明顯重大者,僅得請求撤銷該違法之行政處分,尚不得訴請
確認為無效之行政處分。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3 |
裁判字號: |
99年訴字第 63 號 |
|
要 旨: |
按憲法第 15 條規定人民財產權應予保障,旨在確保個人依財產之存續狀
態行使其自由使用、收益及處分之權能,並免於遭受公權力或第三人之侵
害。民法第 765 條及第 758 條第 1 項分別規定:「所有人,於法令
限制之範圍內,得自由使用、收益、處分其所有物,並排除他人之干涉。
」「不動產物權,依法律行為而取得、設定、喪失及變更者,非經登記,
不生效力。」是以人民之財產權不論係物權及債權,均受憲法保障,均有
自由處分之權利。而人民處分之財產為不動產時,因非經登記,不生效力
,國家自應設置完備之登記制度,供處分不動產之讓受雙方辦理登記,俾
處分人得以履行移轉所有權之義務,同時使相對人請求轉讓不動產所有權
之債權得以實現,否則憲法保障人民財產權之權利,無從落實。行政機關
除有法律或法律具體明確授權之法規命令為依據外,不得限制人民處分不
動產及請求辦理登記之權利。再按「法律應經立法院通過,總統公布。」
則為中央法規標準法第 4 條所規定。未經立法院通過,總統公布之法律
草案,並非法律,即便法案目的在追求公益,然於其未完成立法程序前,
行政機關不得僅以法案之內容或以其意欲追求之公益為由,作為限制人民
自由權利之依據,此為法治國家之基本要求。
裁判法院: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