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政府電子法規查詢系統

相關實務見解
民法第 231 條相關裁判
1 裁判字號: 104年台上字第 2132 號
  要  旨:
爭點效之適用,必須前後兩訴訟當事人同一,且前案就重要爭點之判斷非
顯然違背法令,及當事人未提出新訴訟資料足以推翻原判斷等情形,始足
當之。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 裁判字號: 106年台上字第 1154 號
  要  旨:
按取捨證據、認定事實或解釋契約均屬於事實審法院之職權,倘取捨、認
定或解釋並不違背法令,即不許任意指摘其採證、認定或解釋不當,以為
第三審上訴理由。是上訴論旨,僅係就原審採證、認事及解釋契約之職權
行使,暨其他贅述而與判決基礎無涉者,指摘原判決不利部分違背法令,
自非適法之第三審上訴理由。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3 裁判字號: 106年台上字第 1166 號
  要  旨:
按民法第 247  條之 1  關於定型化契約效力之規定,須定型化契約之條
款係由一方預定用於同類契約而作成,他方當事人僅按該預先之一般契約
條款與提出人(契約利用人)訂立契約,並未就其內容進行磋商,始有其
適用;如當事人之一方基於與特定相對人訂立契約之目的,預先擬就相關
條款,作為商議之張本,嗣經雙方當事人對其內容為個別磋商而合意議定
者,即非該條規定適用之範圍。

4 裁判字號: 106年台上字第 1193 號
  要  旨:
民法第 129  條第 2  項第 2  款固規定提付仲裁為消滅時效中斷事由之
一,惟仲裁不能達成判斷時,除有仲裁法第 21 條第 3  項、第 4  項、
第 32 條第 4  項、第 5  項規定之情形外,依民法第 133  條規定,時
效應視為不中斷。如仲裁程序有仲裁法第 40 條規定重大瑕疵情形,仲裁
已喪失公正解決當事人之根本機能,仲裁庭已不能作成判斷,雖仲裁庭仍
為判斷,當事人得依仲裁法第 41 條規定,提起撤銷仲裁判斷之訴,一經
法院判決撤銷確定,該仲裁判斷即失其效力,與仲裁不能達成判斷之法律
規定障礙相似,應依同一法理,類推適用上開第 133  條規定,時效視為
不中斷。又仲裁判斷債權人縱得依仲裁法第 37 條第 2  項規定,聲請法
院為執行裁定,但依同法第 38 條第 1  款規定,如仲裁判斷逾越仲裁協
議之範圍者,就該超逾部分,法院應駁回其執行裁定之聲請,債權人無由
就該超逾部分,聲請強制執行以中斷時效;仲裁法第 37 條第 1  項復規
定,仲裁判斷與法院確定判決同一效力,在法院判決撤銷該仲裁判斷確定
前,依民事訴訟法第 249  條第 1  項第 7  款規定,當事人不得就同一
事件再行起訴;均屬仲裁判斷作成後,撤銷該仲裁判斷判決確定前,債權
人行使仲裁判斷債權之法律上障礙。倘此法律上障礙延續至時效期間終止
時尚未排除,因民法未設有時效之停止制度,及就法律上障礙無法繼續行
使請求權為規範,基於民法第 139  條規定之同一法理,應類推適用該規
定,自該法律障礙消滅時起 1  個月內,其時效不完成。

5 裁判字號: 106年台上字第 424 號
  要  旨:
按民事訴訟法第 199  條第 2  項規定為審判長因定訴訟關係之闡明權,
同時為其義務,如審判長對於訴訟關係未盡此項必要之處置,違背闡明之
義務者,其訴訟程序即難謂無重大瑕疵,基此所為之判決,自屬違背法令
。次按民法第 216  條第 2  項之消極損害,乃一般可得預期利益之損害
,並不以取得利益之絕對的確實為必要,凡按外部情事,足認已有取得利
益之可能,因責任原因事實之發生,致不能取得者,即為所失之利益。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6 裁判字號: 108年台上字第 57 號
  要  旨:
若債務人有未依契約規定履約之情形,自接獲債權人書面通知之期日內或
書面通知所載較長期限內,仍未改正者,債權人得終止契約或解除契約。
但債務人如係違反契約之附隨義務,債權人原則上僅得請求損害賠償,惟
在給付目的相關之附隨義務之違反,足以影響契約目的之達成,而與違反
主給付義務對債權人所造成之結果無異者,始賦予解除權。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7 裁判字號: 110年台上字第 2581 號
  要  旨:
當事人約定之違約金是否過高,應依一般客觀事實、社會經濟狀況、當事
人所受損害情形及債務人如能依約履行時,債權人可得享受之一切利益,
以為衡量標準。此外,法院酌減違約金至相當數額,應待法院為酌減違約
金之判決確定,始生形成力,而債權人依民法第 233  條第 1  項規定,
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須該債務已陷於遲延。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8 裁判字號: 103年判字第 510 號
  要  旨:
行政契約約定自願接受執行之執行名義,並不具有既判力。行政契約當事
人所請求之金額,如包含有法定遲延利息及懲罰性違約金者,已非單純依
行政契約形式記載可得確定之項目,而得逕行執為強制執行之執行名義。

9 裁判字號: 105年判字第 322 號
  要  旨:
土地徵收機關對於因否准原土地所有人以原徵收價格收回原徵收土地所為
之補償,性質上亦相當於土地徵收補償費。此類土地所有人因土地被徵收
所受領之補償費,係因公權力之作用致喪失土地所有權之對價,並非不當
得利,其因此所受領之補償費所滋生之利息,乃其對原所有土地可得收益
之變形,自亦非不當得利所生之孳息,並無所謂應與不當得利一併返還之
問題。此外,原土地所有人既得以原徵收價額買回被徵收土地,則在准許
其以原徵收價額買回土地時,並無明文除原徵收價額外,原土地所有人仍
須加計利息一併支付,始得買回原徵收之土地,足見在補發補償金之場合
,並無和除原土地所有人原收取之補償金所生利息之必要。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0 裁判字號: 109年判字第 569 號
  要  旨:
行政機關因舉辦公共事業等需要,依據與人民締結之行政契約約定終止該
契約,並非「為防止或除去對公益之重大危害」之情形,從而並無適用行
政程序法第 146  條規定予以補償之需要。

11 裁判字號: 110年上字第 393 號
  要  旨:
被上訴人除訴請上訴人應給付業已繳納罰鍰新臺幣 10 萬元外,並依行政
訴訟法第 196  條第 1  項規定,請求上訴人附加利息一併償還。原判決
雖援引民法第 213  條第 2  項規定肯認前開利息之請求,惟民法第 213
條第 1  項、第 2  項規定:「(第 1  項)負損害賠償責任者,除法律
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應回復他方損害發生前之原狀。(第 2  項
)因回復原狀而應給付金錢者,自損害發生時起,加給利息。」其立法理
由載明:「謹按所謂負損害賠償責任者,即負填補債權人所受損害及其所
失利益之責任也。關於賠償之方法,各國立法例有以賠償金錢為原則,而
以回復原狀為例外者,本法則以回復原狀為原則,但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
另有訂定者,則應從其所定。此第 1  項所由設也。至因回復原狀而應給
付金錢者,應使其於損害發生時起,負擔利息,以保護債權人之利益。此
第 2  項所由設也。」足認上開條文第 2  項規定,係規範損害賠償的方
法。而本件係行政處分被撤銷後,其執行所造成之不法結果應予除去,以
回復原有狀態,與前述民事之損害賠償有異,自難適用或類推適用民法第
213 條第 2  項。再者,人民因行政處分(不含授益處分)之撤銷所衍生
之結果除去請求權,主張者係請求回復「侵害行為發生前所存在之原有狀
態」(即過去的原狀),與民法之回復原狀通常係回復「若無侵害行為時
應有之狀態」(即假設的現有原狀)有所不同,故行政處分之撤銷所衍生
之結果除去請求權,不得類推適用民法第 213  條第 2  項之規定,請求
加給利息。

12 裁判字號: 99年判字第 790 號
  要  旨:
市地重劃實施辦法第 53 條第 1  項規定,土地所有權人重劃後應分配之
土地面積未達重劃區最小分配面積標準二分之一而不能分配土地時,主管
機關應於重劃分配結果公告確定之次日起六十日內,以其重劃前原有面積
按原位置評定重劃後地價發給現金補償。但重劃範圍勘定後,除因繼承或
強制執行者外,土地所有權人申請分割土地,致應分配土地面積未達重劃
區最小分配面積標準二分之一者,以其重劃前原有面積按原位置評定重劃
前地價發給現金補償;逾期未領取者,依法提存。該項係規定應分配土地
面積未達重劃區最小分配面積標準二分之一者,以現金補償,並未明定主
管機關發給「現金補償」應依法定利率加付遲延利息。本件系爭補償性質
與土地徵收補償,理論基礎均源自特別犧牲思想,而依土地徵收條例,土
地徵收補償費並無給付遲延利息之規定,與民法金錢債務,純係著重於財
產價值者,若有遲延給付因而發生損害時,明文規定相當於遲延利息之損
害賠償,兩者法理及本質均有不同。故補償費之發放,認基於平等原則,
自得類推民法關於遲延利息之規定,自不足採。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3 裁判字號: 100年金上字第 42 號
  要  旨:
按公司法第 267  條第 3  項所謂「原股東新股認購權」,係指原股東於
公司發行新股時有優先認購之機會,倘原股東依公司所定配股比例、股價
及認購期限表示認股者,公司即不得拒絕原股東之認股,應接受其認股。
此項規定僅係賦予原股東優先認股之機會,而原股東行使新股認購權時,
乃對公司之增資為「認股行為」。至於「認股行為」之法律性質,係認股
人與發行公司間之以加入公司為目的之一種契約。因而原股東新股認購權
僅因公司不得拒絕原股東之認股,乃被認為性質上與形成權相似,惟尚不
得以此特性遽以否認公司對外之公告招募非為要約,原股東之認股非為承
諾。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4 裁判字號: 103年建上字第 63 號
  要  旨:
按政府採購程序之招標公告,在締結採購契約過程中,僅屬於要約引誘性
質,廠商之投標方為要約,採購機關開標決定特定得標廠商之決標行為,
則為承諾之意思表示,且以決標為雙方契約之成立時點。是以,採購契約
於決標時即依招標、決標等文件之內容而確定,嗣後契約之簽訂僅係將相
關文件所載事項,另以書面形式為之,除機關公告之相關文件另有約定外
,簽約手續並非契約成立或生效要件,仍應以決標日為契約成立生效之日
。次按方雙方所訂立之工程採購契約契約,就簽訂書面契約方面,並非契
約之成立生效要件,惟採購契約內容之投標須知明訂廠商應於得標後完成
簽約,則該項簽訂書面契約之行為,自係基於意思表示合致所應完成之工
作,屬於具有契約效力之給付義務,而為雙方履行系爭契約之範疇。招標
者為使書面契約得以完成簽訂,俾輔助實現得標廠商之給付利益,當負有
通知訂約之協力義務。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5 裁判字號: 93年建上字第 23 號
  要  旨:
契約由當事人互相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由多數條款所組成,目的在規律
彼此的權利義務,屬當事人自創的規範,此項契約規範源自當事人意思,
在於滿足不同利益,而所以表達之者,又為未臻精確的語言文字,故在訂
立或履行過程中對其意義、內容、適用範圍或當事人間之權利義務關係,
發生疑義,甚或契約關於某事項應有訂定而未訂定的疏漏,在所難免,自
有解釋必要,而契約漏洞的填補,原則應由法律之任意規定補充之,若無
任意規定則依補充之契約解釋方法,填補契約漏洞,又補充之契約解釋,
所探求者非當事人真意,而是假設當事人之意思,即雙方當事人在通常交
易上合理所意欲或接受的契約條款,判斷標準應依當事人於契約上所作的
價值判斷及利益衡量為出發點,按誠實信用原則並斟酌交易慣例認定之,
以實現平均契約正義為依歸。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6 裁判字號: 101年重訴字第 8 號
  要  旨:
契約中如有約定一方違約即應無償移轉或沒收金錢以外之物,此類約定性
質上係屬民法第 253  條所定之準違約金。又約定之違約金額過高者,法
院得依職權減至相當之數額,為民法第 252  條所明定。而契約當事人約
定之違約金是否過高,應依一般客觀之事實、社會經濟狀況、當事人實際
上所受損害及債務人如能如期履行債務時,債權人可享受之一切利益為衡
量標準,庶符實情而得法理之平。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7 裁判字號: 107年訴字第 510 號
  要  旨:
行政程序法第 146  條第 2  項有關行政機關之補償責任規定,應係在行
政契約有事前未預見之公益需要而經終止時,提供作為合理損益分擔之填
補規定,並未排除當事人尚得另為任意約定之可能,應不屬強制規定性質
,更非禁止規定,若簽約時有具體約明解免行政機關之賠償或補償責任,
應非法所不許

18 裁判字號: 108年訴字第 471 號
  要  旨:
系爭契約之「契約目的」,乃被告依契約完成系爭節目並保有所
有權,文化部為提升數位電視影音品質及內容,鼓勵製作高畫質
連續劇,加強我國影視節目國際競爭力之目的,而與國內業者簽
約,補助其製作連續劇節目。自「契約標的」言,系爭契約自屬
行政契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