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政府電子法規查詢系統

相關實務見解
民法第 181 條相關裁判
1 裁判字號: 97年台上字第 2184 號
  要  旨:
政府採購法施行細則第 52 條規定機關訂定採購事項之底價,得基於技術
、品質、功能、履約地、商業條款、評分或使用效益等差異,訂定不同之
底價。且就限制性招標,超過系爭招標契約金額之部分工程,自應另依政
府採購法第 19 條規定,另為招標之程序。且政府機關就公共工程之實施
,須編列預算撙節公帑,不得浮濫、任意為之,自不容得標廠商未經政府
機關之發包或追加等程序,任意為政府無因管理事務,並認係不違反政府
機關可得推知之意思,而請求政府償付管理費用。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 裁判字號: 101年判字第 946 號
  要  旨:
按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第 13 條第 2  款及同條例施行細則第 45 條規定
,均無退休教職員再任有給之公職時,負有應繳回溢領之退休金及優惠存
款利息等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之明文,亦無主管機關得逕以行政處分下命
再任有給公職之退休教職員履行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之明文。是主管機關
向退休教職員追繳溢領之月退休金及優惠存款利息,其性質上為公法上之
不當得利,若主管機關對於退休教職員有公法上之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時
,尚不得逕以行政處分下命退休教職員給付,而應向退休教職員提起一般
給付訴訟,由法院判命給付後,始得據為行政執行名義並移送行政強制執
行。又主管機關函文請退休教職員繳回溢領之月退休金及優惠存款利息,
既非行政執行名義,即與行政執行法第 26 條、強制執行法第 14 條第 1
項前段及最高行政法院 97 年 5  月份第 1  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所
稱,行政執行名義成立後,如有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由發生之債務
人異議之訴之要件未合,人民自不得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3 裁判字號: 102年判字第 61 號
  要  旨:
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以存在執行名義為要件,若行政執行機關在無執行
名義之情形下,對債務人進行強制執行,雖因欠缺執行要件,行政執行機
關之執行行為違法,受執行人得依行政執行法第 9  條之規定聲明異議,
未獲救濟後,得以執行機關為對造提起行政爭訟,然與提起債務人異議之
訴之要件不同,尚不得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

裁判法院:最高行政法院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4 裁判字號: 103年判字第 273 號
  要  旨:
執行機關無執行名義,而以「義務人」有公法上金錢債務對之為強制執行
者,因該「債權人」由此所受之金錢係由非合法之執行而取得,即屬無法
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並因此致「義務人」受損害,容屬「執行債權人」
之公法上不當得利。

5 裁判字號: 104年判字第 345 號
  要  旨:
漁業人購買漁船優惠動力用油後,將所申購之油品用於非漁業行為,經主
管機關查獲而以函文通知其繳回優惠油價補貼款,系爭函文核屬催告性質
之觀念通知而非行政處分,亦即主管機關不得逕以函文命相對人繳回優惠
油價補貼款。

6 裁判字號: 106年判字第 582 號
  要  旨:
裁罰處分之相對人於撤銷訴訟中,基於公法上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一併
請求返還所繳納之罰鍰,於法尚非無據。惟一般公法上不當得利事件,國
家並未受有何利息利益,且國家公法上之收入,與私法上收益性質不同。
故相關法令如未有加計利息規定之明文者,並不當然加計利息。

7 裁判字號: 107年判字第 390 號
  要  旨:
公法上不當得利可分為一般公法上不當得利及特殊公法上不當得利。就一
般公法上不當得利(例如返還人民所繳罰鍰)事件言,國家並未受有何利
息利益,故無類推適用民法有關本於該利益更有所取得者並應返還及返還
不當得利時應附加利息等規定之必要與實益

8 裁判字號: 95年裁字第 931 號
  要  旨:
如行政機關單方行為僅生意思表示之結果,而是否發生法律上之效果,尚
待對造之相對行為,則難認已合於行政處分之要件。

9 裁判字號: 99年判字第 41 號
  要  旨:
行政程序法第 121  條規定,第 117  條之撤銷權,應自原處分機關或其
上級機關知有撤銷原因時起 2  年內為之。前條之補償請求權,自行政機
關告知其事由時起,因 2  年間不行使而消滅;自處分撤銷時起逾 5  年
者,亦同。本件原判決以被上訴人前所為全倒之處分違法而應予撤銷之原
因須俟本院 94 年 11 月 17 日 94 年度判字第 1804 號確定判決始確定
無疑,進而以須俟被上訴人收受上開本院判決時始起算行政程序法第 121
條第 1  項之 2  年除斥期間,故被上訴人於 94 年 12 月 23 日作成判
定半倒之該處分,並未逾 2  年之除斥期間為由,維持原處分及訴願決定
,依上開所述,自有適用法規不當之違法,且於判決結果有影響,故上訴
意旨,求予廢棄,即有理由。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0 裁判字號: 101年上易字第 49 號
  要  旨:
民法第 259  條本文規定,契約解除時,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
外,當事人雙方互負回復原狀之義務。惟如當事人間既已分就履約保證金
之發還或不發還之情形予以明定,自不適用該條第 1  款、第 2  款所定
原物(原金錢)返還之規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1 裁判字號: 102年上字第 562 號
  要  旨:
按因任職關係獲准配宿舍,其性質為使用借貸,目的在使任職者安心盡其
職責,倘借用人喪失其與所屬機關之任職關係,當然應認依借貸之目的,
已使用完畢,配住機關自得請求返還。是軍人與其配偶固於服役期間,搬
入軍方所有之房地居住,惟該房地並不符合作為軍眷住宅使用之眷舍,因
而軍眷住宅之主管機關,於清查後將系爭土地自眷改總冊土地清冊中刪除
。則該軍人就住居之房地,充其量僅能謂係因任職關係而與主管機關成立
一般使用借貸關係,並無國軍在臺軍眷業務處理辦法等規定之適用。亦即
當該軍人亡故後,即已喪失與其所屬機關之任職關係,當然應認為依借貸
之目的已使用完畢,雙方使用借貸之關係消滅。是以,縱其配偶未再婚,
亦難認有何使用借貸目的尚未完成之問題,其配偶自無繼續居住使用之權
。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2 裁判字號: 99年上更(一)字第 2 號
  要  旨:
民事訴訟法第 270  條之 1  第 3  項規定,當事人就其主張之爭點,經
依民事訴訟法第 270  條之 1  第 1  項第 3  款或前項為協議者,應受
其拘束。但經兩造同意變更,或因不可歸責於當事人之事由或依其他情形
協議顯失公平者,不在此限。又民法第 71 條本文規定,法律行為違反強
制或禁止之規定者,無效。又政府機關與非政府機關簽定協議書將公有財
產委託經營管理,屬勞務採購;既已在政府採購法施行之後,自有政府採
購法之適用。除符合政府採購法第 22 條第 1  項及第 23 條得採限制性
招標之情形者外,均應採取公開或選擇性招標方式,進行投資廠商之甄選
。惟政府機關將公有財產委託非政府機關經營管理,並未依政府採購法第
22  條第 1  項及第 23 條規定,辦理限制性招標,所簽訂之協議書契約
,顯然已違反強制規定,而自始確定無效。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3 裁判字號: 102年簡上字第 75 號
  要  旨:
行政機關為施政需要而須拆遷違章建築戶,嗣許該違章建築戶在他處公有
土地重建屋舍,以資安置,僅為公法上單方施惠行為,與民事使用借貸之
私法上契約,並不相同。故行政機關對違章建築戶所為安置之公法上施惠
行為,並不具備成立使用借貸契約之私法上效果意思,亦不得執為私法上
有權占有之依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4 裁判字號: 96年訴字第 436 號
  要  旨:
所謂不法原因係指給付之原因違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而言,非謂凡違反
強制或禁止規定之行為均屬之。蓋法律禁止或強制規定,或因國家政策考
量之結果,若概指為不法原因之給付而謂已給付者不得請求返還,將有失
衡平。次按政府採購法並非完全禁止限制性招標不得追加採購數量,僅係
基於政策之考量,於一定情形下為限制禁止之規定,而與公序良俗無關,
因此,系爭價值買賣契約固因違反政府採購法第 22 條第 1  項第 6  款
規定而無效,亦非得指為係不法原因之給付。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5 裁判字號: 98年訴字第 211 號
  要  旨:
若以醫療器材之零件,就醫院與廠商間所簽訂之合約中約定,該零件屬於
消耗性之零附件或耗材,縱因醫院依該物之性質正常使用,亦無從避免其
自然耗損,廠商並無免費修繕或更換新品之義務,此時醫院自不得主張廠
商應進行更換新品;而廠商之前因更換該零件,而使醫院得以繼續使用,
此自屬醫院因此而得之不當得利,而有返還之必要。

裁判法院: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6 裁判字號: 100年簡字第 823 號
  要  旨:
按公法上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係於公法之法律關係中,受損害者對無法
律上之原因而受領給付者,請求其返還所受利益之權利,以調整當事人間
不當之損益變動。是以,若受領金錢或可分物給付依據之授益行政處分遭
撤銷而溯及失效者,因原受領之法律上原因已不存在,原受領之給付即成
為公法上不當得利,原給付機關自得請求返還。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7 裁判字號: 101年訴字第 445 號
  要  旨:
按實務上公法不當得利事件之代表以司法院釋字第 515  號解釋為首,實
定法中則僅行政程序法第 127  條有其規定,惟不當得利之返還,於其他
公法事件,亦有其必要,始能達依法行政及公平正義之要求,應認其適用
範圍不以前開兩者規範所及者為限,亦即目前尚無實定法加以規範之公法
上不當得利類型,應類推適用民法不當得利制度之規定,以調整當事人間
不當之損益變動。次按土地徵收條例第 58 條係規定國家因興辦臨時性之
公共建設工程,徵用私有土地或土地改良物,而給予使用補償費,此和興
建堤防工程係為確保堤防後地區居民生命財產安全,所興建之永久性河防
構造物,性質顯不相同,且由於目前尚無實定法加以規範之公法上不當得
利類型,故應類推適用民法不當得利制度之規定,以調整當事人間不當之
損益變動,基於法律適用之整體性,尚難逕予適用或類推適用土地徵收條
例第 58 條第 5  項之規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8 裁判字號: 102年訴更一字第 19 號
  要  旨:
行政機關與人民簽訂行政契約,單方擁有制定屬契約內容規範條款及解釋
契約之權利,並有取得較簽約他方為優勢地位之性質,此種優勢地位之取
得,乃係該行政契約具有公法性質所當然發生之結果,並不能謂有顯失公
平之情形。

19 裁判字號: 106年訴字第 980 號
  要  旨:
發給抵價地之行政處分相對人未履行業已切結願意自行清運土地廢棄物之
公法上義務時,若個案情況之最適選擇並非廢止原授益處分時,行政機關
尚非不得採取先代為履行後,再循公法上(求償型)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
之規定,向相對人請求償還「相當於」履行清運責任之價額。

20 裁判字號: 97年訴字第 348 號
  要  旨:
依據行政程序法第 127  條第 2  項規定,公法上不當得利法律關係請求
,準用民法有關不當得利之規定,其請求權行使、返還範圍等均須依民法
第 180  條至第 183  條之規定。本案原告所發的催告返還溢領補償金,
係催告被上訴人履行債務,尚非行政機關所為的形成或下命之行政處分,
顯與行政執行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定要件不合。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1 裁判字號: 97年訴字第 674 號
  要  旨:
依行政訴訟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人民與中央或地方機關間,因公法
上原因發生財產上的給付,得提起給付訴訟,公法上契約發生的給付亦同
。又參照司法院釋字第 533  號解釋,中央健康保險局依其組織法規係國
家機關,為執行其法定職權,就辦理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有關事項,與
各醫事服務機構締結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事服務機構合約,約定由特約醫
事服務機構提供被保險人醫療保健服務,以達促進國民健康、增進公共利
益行政目的,此項合約具有「行政契約」性質。締約雙方如對契約內容發
生爭議,屬於公法上爭訟事件。本件原告請求被告返還不當得利金額,係
本於健保特約醫事服務機構合約所生。因此,據此執行名義而為行政強制
執行所產生爭議,其性質上應屬公法上爭訟事件。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2 裁判字號: 98年訴字第 424 號
  要  旨:
考試院及行政院依憲法規定各司其職權,地位平等,並無上下隸屬關係,
該條規定有關公務人員加給給與辦法各種加給之給與、條件、類別、適用
對象、支給數額等,依行政院所訂各種加給表辦理,由其文義解釋,並無
由考試院授權予行政院訂定各種加給表辦理之規定,而係由行政院訂定各
種加給表後,2 院同意依該表辦理,該表成為公務人員加給給與辦法之一
部分,並適用於全國公務人員,此既經法律授權考試院及行政院會同訂定
辦理,自無違反行政法上之法律保留原則;行政程序法上所規定之信賴利
益,係指人民信賴原行政處分或行政法規有效,而另有表現之行為以獲取
預期之利益而言,如主管機關核發人民申請之建造執照,人民基於此信賴
基礎而建造建物,人民對於已建造之建物,自有信賴利益存在等情形,而
信賴利益並非現存之利益,政府機關給付人民之津貼或公務人員之薪俸,
係屬金錢而為單純之現存利益,因此受領人將現存利益予以消費,尚難認
為係信賴表現之行為,是被告以系爭專業加給有誤發之事由,予以撤銷並
向原告追繳溢領之法制人員專業加給,與信賴保護原則並無違背。

裁判法院:臺中高等行政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