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政府電子法規查詢系統

相關實務見解
行政程序法第 146 條相關裁判
1 裁判字號: 103年台上字第 976 號
  要  旨:
查國家為維持社會秩序、增進公共利益、確保人民福祉及貫徹政府政策,
在不違反憲法第二十三條之比例原則下所制定之行政法規,其規範內容若
在禁止當事人(包括政府機關及人民)為一定行為,而屬於民法第七十一
條前段所稱之「禁止規定」者。倘權衡該規定之立法精神、規範目的及法
規之實效性,並斟酌其規範倫理性質之強弱、法益衝突之情形、締約相對
人之期待、信賴保護之利益與交易之安全,暨當事人間之誠信及公平,足
認該規定僅在於禁遏當事人為一定行為,而非否認該行為之私法效力者,
性質上應僅屬取締規定而非效力規定,當事人間本於自由意思所成立之法
律行為,縱違反該項禁止規定,亦仍應賦予私法上之法律效果,以合理兼
顧行政管制之目的及契約自由之保護。

2 裁判字號: 101年判字第 1051 號
  要  旨:
行政機關與地主間締結行政契約,約定特定土地暫不列入徵收,俟重劃時
再行辦理土地分配,於法固無不合。惟因市地重劃涉及大區域土地之整體
規劃,尚不得據以排除事後因情事變更而加以徵收之可能性。

3 裁判字號: 103年判字第 450 號
  要  旨:
公立學校之教師與學校間就聘兼系主任職務之行政契約,縱有一定之任期
並定有不得隨意解聘之特約,惟雙方間基於委任契約原所存在之信賴關係
如已動搖,學校仍得準用民法第 549  條之規定,隨時予以解聘。

4 裁判字號: 103年裁字第 1526 號
  要  旨:
刑事認罪協商制度之性質與行政契約不同,故被告於刑事訴訟程序與檢察
官所為認罪協商之合意,性質上非屬行政契約。

5 裁判字號: 103年裁字第 336 號
  要  旨:
主管機關對人民依據規定申請訂立租地契約未予准許之爭議,具公法性質
。至雙方依據相關規定所訂立之租賃契約,則屬私法性質,故於租賃契約
存續中,經出租機關發現承租人違反契約之約定,而通知解除或終止原租
賃契約,係屬因私法關係所生之爭執。

6 裁判字號: 104年裁字第 1453 號
  要  旨:
交通部臺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與所屬各收費站通行費約聘僱人員間所簽訂
之契約,係私法上之勞動契約及僱傭契約。

7 裁判字號: 106年判字第 20 號
  要  旨:
縣(市)政府與身障福利機構間締結轉介安置契約,並非就人民依法申請
事件而由國家以具公定力之行政處分作成之。故身障福利機構對於定型化
轉介安置契約之特定約款不表認同而逕予刪除者,其法律性質乃為要約,
縣(市)政府以函文表示不與締約,乃不為承諾之意思表示,並非行政處
分。

8 裁判字號: 107年判字第 409 號
  要  旨:
行政機關若欲在單方解除或終止行政契約之際,一併發生法律明定之附帶
性法律效果者,對於契約對造所提「合意解約或終止契約」之要約,即不
應為「承諾」,使該行政契約歸於消滅,亦即不得以立基於行政契約之法
律關係消滅後,再主張行使單方解約權或終止權。
 

9 裁判字號: 109年年上字第 283 號
  要  旨:
依憲法第 78 條、第 173  條、第 171  條第 2  項及第 79 條第 2  項
規定,解釋法律牴觸憲法而宣告無效為專屬司法院大法官之職掌。司法院
所為解釋有拘束包含法院在內全國各機關及人民之效力。又法官依據法律
獨立審判為憲法第 80 條所明定,故依法公布施行之法律,法官應以其為
審判依據,不得認定法律違憲而逕行拒絕適用。又法律如經司法院作成解
釋宣告未違憲,法院亦自應受其拘束,於審理個案時依解釋意旨為之,且
於解釋作成後如無因憲法或相關法律有所修正,或相關社會情事已有重大
變更,而有重行認定之必要,並經司法院再作成變更或補充之解釋,應不
許法院、人民或機關持歧異之見解而不予遵守。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0 裁判字號: 109年年上字第 284 號
  要  旨:
依憲法第 78 條、第 173  條、第 171  條第 2  項及第 79 條第 2  項
規定,解釋法律牴觸憲法而宣告無效乃專屬司法院大法官之職掌。司法院
所為解釋有拘束包含法院在內之全國各機關及人民之效力,違背解釋之判
例當然失其效力。又憲法第 80 條明定法官依法律獨立審判,故法官不得
認定法律為違憲而逕行拒絕適用,該法律如經司法院作成解釋宣告未違憲
,法院亦應受其拘束,於審理個案時依解釋意旨為之,且於解釋作成後如
無因憲法或相關法律有所修正,或相關社會情事已有重大變更,而有重行
認定之必要,並聲請經再作成變更或補充解釋,應不許法院或人民、機關
持歧異見解而不予遵守。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1 裁判字號: 109年年上字第 285 號
  要  旨:
解釋法律牴觸憲法而宣告無效,為專屬司法院大法官之職掌。司法院所為
解釋有拘束全國各機關及人民之效力,各機關處理有關事項,應依解釋意
旨為之,違背解釋之判例,當然失其效力,所稱全國各機關自包含法院在
內。又憲法第 80 條規定法官依據法律獨立審判,故依法公布施行之法律
,法官應以其為審判之依據,不得認定法律為違憲而逕行拒絕適用;又法
律如經司法院作成解釋宣告未違憲,法院應受其拘束,於審理個案時依解
釋意旨為之;且於解釋作成後如無因憲法或相關法律有所修正,或相關社
會情事已有重大變更,而有重行認定判斷之必要,並聲請經司法院再作成
變更或補充之解釋,應不許法院或其他人民機關持歧異見解而不予遵守。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2 裁判字號: 109年年上字第 286 號
  要  旨:
司法院作成釋字第 781  號解釋,宣告服役條例第 3  條、第 26 條第 2
項第 1  款、第 2  款、第 3  項、第 4  項前段及第 46 條第 4  項第
1 款規定無涉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亦與信賴保護原則、比例原則尚無違
背;同條例第 26 條第 4  項規定與憲法保障服公職權、生存權之意旨尚
無違背;同條例第 46 條第 5  項規定,與憲法保障財產權之意旨尚無違
背;同條例第 54 條第 2  項規定,與受規範對象受憲法保障之財產權無
涉,並作成合憲解釋。全國各機關及人民均應受司法院解釋效力之拘束,
且解釋公布迄今其間憲法或相關法律均未見有所修正,相關社會情事亦未
見有何重大變更,自無聲請重行認定判斷之必要。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3 裁判字號: 109年判字第 415 號
  要  旨:
行政機關原則上應自行處理事務,但因業務上之需要,得委任有隸屬關係
之下級機關執行,惟其委任應有法規之依據,並將其委任事項公告之,以
符依法行政原則。此外,行政法院自應調查行政機關就爭訟之行政行為有
無管轄權限,以維護人民之權益。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4 裁判字號: 109年判字第 451 號
  要  旨:
產業創新條例第 3  條既已規定在直轄市之主管機關為直轄市政府,是得
依該條例第 51 條囑託登記機關為註記登記之主管機關在直轄市為直轄市
政府,而非直轄市政府所轄之機關。則直轄市政府所轄機關如未受委任者
,即無囑託地政事務所依該條例規定為註記之權限。

15 裁判字號: 109年判字第 569 號
  要  旨:
行政機關因舉辦公共事業等需要,依據與人民締結之行政契約約定終止該
契約,並非「為防止或除去對公益之重大危害」之情形,從而並無適用行
政程序法第 146  條規定予以補償之需要。

16 裁判字號: 109年判字第 581 號
  要  旨:
國立大學系主任之聘任契約,係教師聘任契約外之另一行政契約關係,僅
在行政契約未約定或行政程序法第 149  條未規定者,始準用民法相關之
規定。大學之組織規程如已就系主任之去職原因明定應依循之法定必要程
序者,自不得逕行準用民法關於委任契約關係之規定解除其職務。

17 裁判字號: 109年裁字第 1323 號
  要  旨:
行政機關如依政府採購契約之約定,有權單方片面終止及調整契約約定事
項時,其實際取消系爭工程之施作,即與行政程序法第 146  條及第 147
條有關「終止及調整行政契約」法定權利之行使無關,相對人自不得援用
該等規定,據為給付補償請求之法規範基礎。

18 裁判字號: 110年上字第 260 號
  要  旨:
軍費生畢業任官後,因個人因素 1  次受記大過 2  次以上,經人事評審
會考核不適服現役,予以退伍,致未服滿招生簡章所定的現役最少年限者
,於現行軍事學校預備學校軍費生公費待遇津貼賠償辦法修正前,按尚未
服滿現役最少年限的比例,賠償所受領的公費待遇及津貼,依同辦法法現行
規定,則按受領公費待遇及津貼合計總金額的 2  倍金額計算後,依應服
滿與未服滿招生簡章所定役期的比率賠償。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9 裁判字號: 95年判字第 1558 號
  要  旨:
返還公法上不當得利之請求與行政程序法第 147  條之規定無關。

20 裁判字號: 96年判字第 787 號
  要  旨:
衛生主管機關為規範公費醫學系學生之分發作業所訂定之「分發服務原則
」,係雙方公法契約約定內容之一部分
 

21 裁判字號: 96年判字第 917 號
  要  旨:
公法上法律關係得以契約設定或變更者,並不限於行政程序法第 137  條
第 1  項之雙務契約,尚包括單務契約及其他非法律所禁止締結之行政契
約在內

22 裁判字號: 98年判字第 635 號
  要  旨:
參照行政程序法第 146  條之立法意旨,在使行政機關於公益考量下,得
片面調整或終止契約。於締約後得基於公益調整或終止契約,可推論行政
機關於簽約前更得因公共利益考量,享有相當之猶豫期間,以「事先防止
」契約締結後,對人民或他方當事人造成更大之損害,是解釋上在猶豫期
內,行政機關未為任何調整或終止之行為,人民自不得請求損失補償。因
調整或終止前「無損失補償」之規定,非立法無意之疏漏,顯屬立法者之
有意省略,並無類推適用予以補充漏洞之餘地。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3 裁判字號: 98年判字第 684 號
  要  旨:
按退休教職員公保優存要點自施行以來原已歷經多次修正,而最新修正之
理由係因制度中之所得替代率過高,為使退休人員退休所得與在職人員之
所得趨於合理化,並兼顧國家財經、社會環境之變遷,資深教師人力之合
理運用,以及國內金融市場低利率趨勢之情形者,即符合公益之考量,惟
仍需考慮修正所欲達到之公益目標,與人民所受影響之利益間,是否符合
比例原則。次按新修之公保優存要點係直接適用於規定變更生效後繼續發
生之事實;又對於已退休教育人員於方案實施前已領取之優惠存款利息,
無庸繳回;且方案實施時,其原存單未到期者,仍得適用原規定,俟期滿
換約時,始適用修正之規定,並未溯及於該要點變更生效日之前而為適用
,僅往後生效一體適用,自無悖於法律不溯及既往之原則,業已採取減低
損害之方式而為修正,可認為新方案在公益與私益之權衡上,尚符合比例
原則。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4 裁判字號: 98年裁字第 1852 號
  要  旨:
臺北市市有公用土地使用行政契約,係因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有機廢棄
物堆肥化處理計畫契約書之主契約而訂立之從契約,並非單純以土地租賃
關係所能概括之,其性質之解釋應與主契約綜合觀察之。

25 裁判字號: 99年判字第 23 號
  要  旨:
行政程序法第 135  條規定,公法上法律關係得以契約設定、變更或消滅
之。但依其性質或法規規定不得締約者,不在此限。上訴人提出之申請書
,已表明系爭紀念碑遷移之處所即烏來風景特定區瀑布公園,登記管理權
為原住民委員會所有,依上訴人於原審準備程序之陳述,其亦未能確定被
上訴人是否為系爭紀念碑所在土地之管理機關,其原不可能有向非屬土地
管理機關之被上訴人借用該土地之意思,其申請書上亦未表明向被上訴人
借用土地,風管所函亦未表明出借何土地,其兩造並未就借用土地有何合
意,自不可能成立上訴人所稱之公法上借貸契約,而得據以為任何請求。
上訴意旨主張風管所同意提供系爭土地予上訴人無償使用,而上訴人須自
行負擔高砂義勇隊紀念碑文等設施及支出相關費用時,即已成立公法上之
使用借貸契約,尚乏依據,其進而指摘該契約並無行政程序法第 142  條
所定之無效事由,契約既已成立,原判決不得僅以相關事後往來文件只是
停止條件有無成就或契約履行方式之問題,反推主契約不成立,原判決就
風管所已依公法上使用借貸關係交付土地借予上訴人施工之事實,已有履
行義務之情,全未予以判斷審酌,即逕稱被上訴人無受權利義務之拘束,
又誤解契約主權利義務的存在,而僅以從契約義務來判斷契約關係,判決
理由有不備之處云云,自不可採。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6 裁判字號: 99年裁字第 2563 號
  要  旨:
促參法第 52 條及第 53 條之規定,與行政程序法有關行政契約調整機制
之內容迥異,更不得據此主張依促參法所訂定之投資契約,性質上屬於行
政契約,而非私法契約。

27 裁判字號: 100年訴字第 1797 號
  要  旨:
按行政程序法施行前成立之公法上契約,倘已跨越至行政程序法施行後始
生違約、解約乃至損害賠償等情事,仍有行政程序法之適用;否則,反使
新法自公布生效日起向公布生效後限制其效力。是以,常備軍官、常備士
官因年度考績丙上以下或因個人因素一次受記大過二次以上,經人事評審
會考核不適服現役,致其所屬機關依法令終止兩造間之公法契約,且行政
契約固係於行政程序法施行前所成立,惟該行政契約仍持續至行政程序法
施行後,且在行政程序法施行後始生終止契約,又其於就讀軍事學校期間
受領之公費待遇及津貼,且約定必須服役十年,具有對價關係,卻服役未
滿十年,其所屬機關自得依行政程序法第 149  條準用民法第 263  及 
260  條規定,得於終止契約後請求因此所受之損害賠償。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8 裁判字號: 100年訴字第 3 號
  要  旨:
行政契約與私法契約之區別為何,目前學界之多數見解認為,應以契約標
的判斷契約之公法或私法性質,而契約之標的,則應由契約內容決定。依
契約名稱及其內容觀之,若雙方係立於對等地位而簽訂契約,行政機關與
公司間主要之權利義務與民法第 421  條第 1  項所規定之稱租賃者,謂
當事人約定,一方以物租與他方使用收益,他方支付租金之契約之要件相
當,揆其性質與執行公法法規或偏袒行政機關之優勢地位無關,且不涉及
人民之公法上之權利義務,亦無行政機關依法應作成行政處分或高權的事
實行為的情事存在,若既為他方之連帶保證人,其欲請求解除連帶保證責
任,則提起本件訴訟之訴訟標的自為租賃契約連帶保證責任解除請求權,
應屬私法性質。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9 裁判字號: 102年訴字第 291 號
  要  旨:
債務人如主張因有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未為給付者,自應負舉證責任
。若債務人本應依約履行所負義務,如不為給付,除因天災及其他不可抗
力事由所致者外,自應負遲延責任,此參考民法第 230  條之立法規定。
對於出賣人自行產製買賣標的物者,如未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致無
法在期限內交付標的物者,即屬有可歸責之事由;其委由他廠商產製者自
應以同等之注意義務防免遲延給付之事實發生,如怠於注意,致未委託具
產製能力或履約信譽良好之廠商,而發生非因天災及其他不可抗力事由,
而延誤履約期限者,自應認其就遲延給付具有可歸責之事由,不得諉責於
供應廠商之過失,而卸免其應負之出賣人擔保責任。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30 裁判字號: 102年訴字第 556 號
  要  旨:
全民健保主管機關為鼓勵中醫師至偏遠地區提供醫療服務,訂定並公告「
全民健康保險中醫門診總額醫療資源不足地區改善方案」,該項公告之性
質乃要約之引誘,醫事服務機構之「申請」則為要約,至主管機關審核條
件後所為之允諾,性質上方屬承諾,二者合致始成立醫事服務之行政契約
。 

31 裁判字號: 104年訴字第 648 號
  要  旨:
主管機關與人民訂定協議書,約定同意申請人就系爭土地申請都市計畫變
更為道路用地及商業區,並由申請人繳納代金以為對價,性質上屬於行政
契約。

32 裁判字號: 106年訴字第 1261 號
  要  旨:
教師被聘任兼任系主任者,此一職務本與教師身分不同,二者關於受任事
務互有差異,自屬不同之契約關係。兼任系主任與學校之間係成立特別委
任性質之行政契約。委任方之學校自得依行政程序法第 149  條準用民法
委任契約之規定,隨時終止系主任部分之聘任關係

33 裁判字號: 107年年訴字第 22 號
  要  旨:
行政程序法乃針對行政機關作成行政處分、締結行政契約、訂定法規命令
與行政規則、確定行政計畫、實施行政指導及處理陳情等行為之程序規範
,故立法機關之立法行為並不受行政程序法規範。

34 裁判字號: 107年訴字第 510 號
  要  旨:
行政程序法第 146  條第 2  項有關行政機關之補償責任規定,應係在行
政契約有事前未預見之公益需要而經終止時,提供作為合理損益分擔之填
補規定,並未排除當事人尚得另為任意約定之可能,應不屬強制規定性質
,更非禁止規定,若簽約時有具體約明解免行政機關之賠償或補償責任,
應非法所不許

35 裁判字號: 108年訴字第 321 號
  要  旨:
行政契約中倘有直接規範單方調整契約內容之權利條款時,原可被視為是
法定的單方變更權,在特定契約中經由雙方合意,就單方變更權所涉及之
事項及其行使方式達成共識。倘對造因此受有損失須補償時,應依系爭契
約提出,而非依法定單方變更權規定請求補償。

36 裁判字號: 108年訴字第 833 號
  要  旨:
按法律關係之存否不明確,並不足使原告法律上之地位存在不安之狀態,
則原告即無以確認判決將之除去之法律上確認利益。申言之,原告提起確
認公法上法律關係存在之訴,若欠缺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核屬欠
缺權利保護之必要即無確認訴訟訴之利益,在法律上為無理由。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37 裁判字號: 108年訴更一字第 13 號
  要  旨:
當事人因合法行政處分廢止受有損失而應予補償之範圍,一則損失與信賴
間必須有相當因果關係存在。其二,廢止授益處分之補償,如無特別規定
,關於所失利益,不予補償;至於所受損害,原則上全部補償,但不得超
過受益人因該處分存續可得之利益。

38 裁判字號: 109年訴字第 12 號
  要  旨:
公有零售市場之主管機關擬定零售市場攤(鋪)位租賃契約內容,原屬契
約自由範疇,原則上僅受「法律優越原則」之約制,於不違反法律規定之
前提下,自無不可由市場管理之主管機關藉由雙方之約定而調整原租賃契
約內容,以因應公有零售市場各種主、客觀環境及條件之改變。

39 裁判字號: 109年訴字第 304 號
  要  旨:
依行政程序法第 146  條之規定,行政機關因其高權行政基於重大危害公
益事由而有必要調整契約內容或終止契約時,亦應先補償相對人因此所受
之財產上損失及以書面通知契約相對人關於其所欲單方面變更契約之事項
,並容許契約對造之人民有拒絕履行變更後契約義務之權利,始得為之。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40 裁判字號: 109年訴字第 321 號
  要  旨:
主管機關以公告要求市場攤鋪位及建築物停止使用,並封閉對外聯絡出入
口;且要求市場攤商應於一定期限前搬遷。有關市場攤鋪位及建築物之停
止使用部分乃係對公物一般使用之變更,至於要求市場攤商搬遷部分,該
攤商於公告時雖非確定,但依一般性特徵(即尚在市場使用攤位之人,不
論是原始取得攤位或因買賣、繼承取得者)已可得確定相對人,故該公告
係屬一般處分。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41 裁判字號: 109年訴字第 555 號
  要  旨:
全民健康保險為強制性社會保險,被保險人並無締約與否之選擇自由,關
於全民健康保險相關權義事項均透過立法明文規定,可見全民健康保險之
法律關係,並無契約締結之外觀或實質,自亦無從認涉及行政契約之締結
,其性質應屬公法上法定之債。

42 裁判字號: 109年訴更一字第 23 號
  要  旨:
機關未經市政府依行政程序法第 15 條規定公告委任權限,自無依產業創
新條例第 51 條囑託登記機關為註記之權限,亦無命公司立即停止使用之
權限,其所為之函即因欠缺事務管轄權而不合法。因此,公司訴請撤銷該
函,及機關應通知登記機關所將土地其他登記事項欄之註記塗銷,應予准
許。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43 裁判字號: 110年訴字第 129 號
  要  旨:
民法有關違約金之規定,因與行政契約之性質不相牴觸,自得準用於行政
契約。故行政契約如已載明未於畢業任官後服滿招生簡章所定之現役最少
年限者,應賠償就讀期間所受領之公費待遇及津貼,則公費生所隸屬之機
關(構)、學校或部隊自得據此請求給付該違約金,作為債務不履行之損
害賠償。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44 裁判字號: 110年訴字第 138 號
  要  旨:
軍費生畢業任官後,因個人因素 1  次受記大過 2  次以上,經人事評
審會考核不適服現役而予以退伍,致未服滿招生簡章所定的現役最少年
限者,於 107  年 12 月 10 日前,應依尚未服滿現役最少年限的比例
,賠償所受領的公費待遇及津貼。於該日以後,則以受領公費待遇及津
貼合計總金額之 2  倍計算後,依應服滿與未服滿招生簡章所定役期之
比率賠償。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45 裁判字號: 110年訴字第 352 號
  要  旨:
軍事教育條例第 17 條及第 18 條規定,軍事學校及預備學校享有公費待
遇及津貼之學員生,違反應履行義務及應遵行事項規定時,應予賠償。若
是在現行軍事學校預備學校軍費生公費待遇津貼賠償辦法第 5  條第 1
項於 107  年 12 月 11 日修正施行後入學者,適用該條新修正規定,按
受領公費待遇及津貼合計總金額之 2  倍金額計算後,依應服滿與未服滿
招生簡章所定役期之比率賠償。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46 裁判字號: 93年訴字第 290 號
  要  旨:
關於行政契約,依行政程序法第 149  條規定,僅於行政程序法未規定者
,始準用民法之規定。而有關行政契約之終止,行政程序法第 146  條明
文規定,僅於為防止或除去對於公益之重大損害,且須補償相對人因此所
受之財產上損失。而依行政程序法第 137  條第 1  規定依該條項所締結
之行政契約為雙務契約。對此行政機關倘未因協議書而負有任何給付義務
,即非雙務行政契約。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47 裁判字號: 94年停字第 122 號
  要  旨:
按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關於投資契約準用民事法相關規定之規範,並
不當然即應判斷為私法契約。又立法理由僅係解釋法律方法之一,但依促
參法成立之投資契約具有強烈公權力與特許之內容與本質,立法理由率斷
為民事契約,顯非妥適,自應排除此一法律解釋方法。次按行政訴訟法第
116 條第 2  項所稱「難於回復之損害」,應以消極所受損害為限,至於
積極所失之預期利益,應係國家賠償之範圍,並非前開所謂損害。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48 裁判字號: 94年訴字第 545 號
  要  旨:
(一)圖書館館長雖屬行政職,然與學校間之法律關係仍應與教師聘約同
      屬公法上契約關係,對此公立大學圖書館館長聘函之性質係屬行政
      契約,而非行政處分或私法契約。
(二)公立大學教師缺課未補之行為固然與學校教學活動之管理及學生之
      教育受益權有關,但衡情尚與「防止或除去對公益之重大危害」無
   涉,並與「行政契約締結後,因有情勢重大變更,非當時所得預料
   ,而依原契約顯失公平」之情形無關。
(三)對於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
      計算之遲延利息。而對於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
      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百分之五。民法對此有關於受領遲延規定
      之準用。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49 裁判字號: 95年訴字第 2710 號
  要  旨:
按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固有投資契約準用民事法相關規定之規範,然
此並不當然即應判斷為私法契約,此從行政程序法第 149  條規定,行政
契約,本法未規定者,準用民法相關規定之明文可得反證。又立法理由僅
係解釋法律方法之一,但依促參法成立之投資契約具有強烈公權力與特許
之內容與本質,立法理由率斷為民事契約,顯非妥適,自應排除此一法律
解釋方法。次按國家賠償法第 2  條第 2  項規定之賠償責任,其本質為
侵權行為,核與契約債務不履行異其要件,且行政契約之債務不履行係兩
造立於平等地位所衍生違反合意之法律關係,核與公權力之行使所衍生之
國家侵權行為或怠於行使公權力無涉,是行政契約簽約之爭議,自不生國
家賠償問題。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50 裁判字號: 96年訴字第 1139 號
  要  旨:
行政契約之締結,應以就公法上法律關係之設定、變更或消滅,雙方是否
確已達成具有拘束力以及表示知悉之意思表示之合意者,為判斷之重心。

51 裁判字號: 97年訴字第 1837 號
  要  旨:
原告是否有值得保護之信賴,除依行政程序法第 119  條規定要件判斷外
,於提供金錢給付之情形,尚須就受益人有無因該金錢之給付而耗用之,
或作成不能回復或難於回復之財產處置,其間並有因果關係者而論,若僅
消極受領給付,而非積極為上開行為者,即難認有信賴表現,自無信賴保
護原則之適用。本件原告僅係消極受領被告所核定公保養老給付優惠存款
金額之利息,其並未指出及舉證因該優惠存款金額之利息受領,而有如何
之耗用行為,或作成不能回復或難於回復之財產處置,自難認其信賴原違
法授予利益之行政處分而值得保護。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52 裁判字號: 98年訴字第 47 號
  要  旨:
環境影響評估法將環評程序分為第一階段之書面審查程序及第二階段之實
質審查程序。而不論第一階段或第二階段程序,皆是先透過環境影響評估
法第 5  條第 1  項設定之列舉項目及輔以「對環境有不良影響之虞」之
概念作為開發行為應否實施環評之篩選要素,進而授權中央主管機關以法
規命令予以界定。經過此等規範界定而出的「應實施環評之開發行為」在
第一階段終結時,仍可再一次檢視。此種二階段程序的特色在於,其於一
般許可程序之外,另行設計一套主管機關作成「審查結論」及「認可開發
」的機制。「審查結論」一方面決定開發申請案是否須進行第二階段環評
程序;另方面作為開發單位作成「評估書」及「認可開發」的基礎,同時
作為通過環評程序後追蹤、考核的依據。此種結構對於開發單位而言,固
可因第一階段環評程序終結而獲得免受再一次環評程序的機會,惟相對於
當地居民而言,因環境影響評估法第 5  條所列舉應實施環評的開發行為
,其中不乏屬於影響個人生命、身體、財產權益者,例如核能之開發、放
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此等開發行為是否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影響週邊居民權益甚鉅;此外,環境影響評估法將開發行為所在地之當
地居民,列為程序進行的必要成員,賦予其對開發行為表示意見、界定評
估範疇、參與現場勘查與公聽會的程序權利,並課予開發單位處理當地民
眾意見之義務,足見環評法兼有透過程序權利之賦予,以保障當地居民權
益之用意;則開發行為所在地之居民,即會因第一階段環評所作出之對環
境無重大影響之虞免進入第二階段實質環評之認定,致其喪失參與環評程
序之機會,並因開發行為免受第二階段環評之結果,致其生存環境受到影
響進而損害及生命、身體、財產權益。再者,環評主管機關於進行環境影
響評估程序後,必須作成「審查結論」,此一審查結論具有行政處分之性
質,核其內容並非僅止於是否准予開發之判定,尚對於開發行為之實施設
定基本框架,並可透過「有條件通過環境影響評估」之方式附加開發單位
應辦理事項,例如本件系爭審查結論第 3  項、第 8  項即指明:「本計
畫如經許可,開發單位應於開發或營運前,依環境影響評估法第 7  條第
3 項規定,至當地舉行公開說明會」「落實協助鄰近居民提昇社會經濟地
位之計畫(如:僱用、優先採用植作產品等)」等,而此等事項當然與當
地居民權益直接相關。此外,審查結論可作為後續追蹤管制及考核之基礎
,開發單位若有違反,環評主管機關尚得予以處罰。是以,環境影響評估
制度並非只是一種程序機制,尚具有規範實體權利義務之作用(參見李建
良著「環境行政程序的法制與實務」,月旦法學雜誌 2004 年 1  月,第
104 期)。因此,環境影響評估法第 7  條及第 8  條之規定,具有基於
環境與生命之永續發展,以保障開發行為所在地居民生命權、身體權、財
產權益不因開發行為而遭受顯著不利影響之規範意旨,而非純粹以保護抽
象之環境利益(公共利益)為目的,應屬「保護規範」。

裁判法院: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53 裁判字號: 99年訴字第 142 號
  要  旨:
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第 12 條第 1  項、第 2  項規定,主辦機關與
民間機構之權利義務,除本法另有規定外,依投資契約之約定;契約無約
定,適用民事法相關之規定。投資契約之訂定,應以維護公共利益及公平
合理為原則;其履行,應依誠實及信用之方法。本件兩造契契約依促進民
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第 12 條第 1  項規定及其立法理由,透過文義解釋已
足認立法者將之定性為私法契約,自無再依體系解釋為公法行政契約之餘
地。又關於政府採購法中廠商與機關間有關招標、審標、決標之爭議,認
屬公法上爭議,應由行政法院審判,惟關於履約問題所生之爭議,仍認屬
私權爭執,非公法上爭議,行政法院自無審判權。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