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政府電子法規查詢系統

相關實務見解
1 會議次別: 最高行政法院 100 年度 4 月份第 1 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
  決  議:
按土地稅法第 31 條第 1  項第 2  款規定,土地所有權人為改良土地已
支付之全部改良費用,得自土地漲價總數額扣除者,其中「因土地使用變
更而無償捐贈一定比率土地作為公共設施用地」,必以土地所有權人捐贈
土地行為後餘留土地因變更土地使用分區,而增加土地之價值,影響土地
增值稅之課徵,始有扣除已支付之改良土地費用之餘地。縣市政府出具之
「辦理以捐贈土地代替都市計畫公共設施負擔土地改良費用證明書」有無
符合前開規定,得否自核定申報移轉現值中減除改良土地費用,主管稽徵
機關具有審酌之權限,尚不受該證明書之拘束。
2 會議次別: 最高行政法院 103 年 9 月份第 2 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
  決  議:
行政訴訟法第七編所規定之假扣押,乃附屬於債權人對於債務人所提起之
本案訴訟,係為確保本案訴訟之強制執行為目的而存在;且由行政訴訟法
第 295  條規定假扣押裁定後,尚未提起給付之訴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10  日內提起;逾期未起訴者,行政法院應依聲請撤銷假扣押裁定觀之,
行政訴訟法之假扣押與本案訴訟之關係,具有附屬性的連結。而海關緝私
條例第 49 條之 1  第 1  項規定受處分人未經扣押貨物或提供適當擔保
者,海關為防止其隱匿或移轉財產以逃避執行,得於處分書送達後,聲請
法院假扣押或假處分,並免提擔保之保全制度,不以債權人對於債務人提
起之本案訴訟存在為前提要件,且無提起給付訴訟之必要,顯然有別於行
政訴訟法第七編所規定之假扣押。至於債務人(受處分人)可能對於原處
分提起撤銷訴訟,乃屬依海關緝私條例所聲請假扣押之相關案件,並非該
假扣押事件之本案。依海關緝私條例規定所聲請之假扣押事件,並不附屬
於本案,與本案法律概念既然不能作出有效的連結,則行政訴訟法第七編
關於假扣押制度所規定之本案管轄法院之特別審判籍規定無法有效的適用
,其無假扣押標的時,當有必要以一般行政訴訟聲請事件處置而適用普通
審判籍規定(以原就被的原則),作為決定管轄法院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