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法規標準法第
11
條相關裁判
|
1 |
裁判字號: |
100年判字第 1161 號 |
|
要 旨: |
電子遊戲場業管理條例第 9 條第 1 項,電子遊戲場業之營業場所,應
距離國民中、小學、高中、職校、醫院 50 公尺以上。該規定之立法目的
,乃鑑於電子遊戲場對於社會安寧會造成一定之影響,故明定其營業場所
應距離對於環境安寧有著極高要求之學校、醫院 50 公尺以上,又因其限
制對於營業人營業自由之影響尚屬輕微,所定 50 公尺之限制,應解為係
對電子遊戲營業場所設置之最低限制。致關於縣(市)工商輔導及管理,
乃屬地方制度法第 19 條第 7 款第 3 目規定之縣(市)自治事項,依
同法第 25 條規定,縣(市)本得就其自治事項,於不牴觸中央法律之前
提下,自行制訂符合地域需要之自治法規,故縣(市)自得依其地方環境
之需要,以自治法規另定較高之限制標準。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 |
裁判字號: |
100年判字第 1707 號 |
|
要 旨: |
公務人員俸給法第 17 條第 1 項第 2 款規定,公務人員曾任公營事業
機構具公務員身分之年資,如與現任職務職等相當、性質相近且服務成績
優良者,得按年核計加級至其所銓敘審定職等之本俸最高級,亦即如未具
備有公務員身分者,自不得採計提敘俸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3 |
裁判字號: |
100年判字第 525 號 |
|
要 旨: |
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法第 12 條第 1 項,未規定經中醫師檢定考試
及格者,取得專技人員高等考試中醫師考試之應考資格,而醫師法第 3
條第 3 項規定,自未與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法第 12 條第 1 項規
定牴觸;且就中醫檢定及格者,其因未具正規中醫養成教育背景,因此另
應中醫師特考,此二者事物性質有所差異,自得為合理之區別對待。又專
技人員特種考試中醫師考試規則第 6 條規定,與檢定考試規則第 2 條
第 4 項規定一致,可知中醫師檢定考試及格者,並不符合專技人員高等
考試中醫師考試規則第 5 條規定之應考資格,僅得報考專技人員特種考
試中醫師考試。立法者既已就中醫師檢定考試及格者得否報考高考作出裁
量,且已預留中醫師檢定考試及格者參加中醫師特考之適當過渡期間,顯
已採取合理之措施減輕新制之衝擊。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 |
裁判字號: |
100年判字第 735 號 |
|
要 旨: |
按公務人員俸給法第 5 條規定,分為對主管人員或職責繁重或工作具有
危險性者加給之職務加給、對技術或專業人員加給之技術或專業加給及對
服務邊遠或特殊地區與國外者加給之地域加給三種。其中技術或專業加給
又涉及各種不同之技術及專業,所需之專業程度、資格條件各有不同,故
同法第 18 條第 1 項規定,本法各種加給之給與條件、類別、適用對象
、支給數額及其他事項,由考試院會同行政院訂定加給給與辦法辦理之。
又按經濟部水利署組織條例,並未有設置法制機構或單位之規定,亦未有
明定辦理法制業務之職務,若所屬水利行政組並非法制機構或單位,僅係
兼辦法制業務之單位,縱使其專任辦理法制業務,惟經濟部水利署辦事細
則第 10 條未有辦理法制業務之視察職務之規定,尚不符合公務人員專業
加給之規定,而得支領法制專業加給。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5 |
裁判字號: |
101年判字第 1002 號 |
|
要 旨: |
因不服中央或地方機關之行政處分而循訴願或行政訴訟程序謀求救濟之人
,依現有之解釋判例,固包括利害關係人而非專以受處分人為限,所謂利
害關係乃指法律上之利害關係而言,不包括事實上之利害關係。故若可藉
由保護規範理論判斷其係相關聯法規範所保護權利或法律上利益之歸屬主
體,其權利或法律上利益因行政機關之處分而受損害,即可認為具有訴訟
權能;反之,若非權利或法律上利益,而僅係單純政治、經濟、感情上等
反射利益受損害,自無訴訟權能。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6 |
裁判字號: |
101年判字第 176 號 |
|
要 旨: |
企業合併採購買法,其商譽之評價,因收購而取得之可辨認資產均應按收
購日之公平價值衡量,並應逐項就金融商品、應收帳款、存貨等可辨認資
產評估其公平價值,再將收購成本超過可辨認淨資產之公平價值部分,列
為商譽,如營利事業僅提出會計師出具之相關年度財務報表據以估算其淨
值及換股比例,既未依收購日之公平價值衡量,亦未逐項評估其公平價值
,稽徵機關得因營利事業未能確實舉證證明併購之商譽價值而否准認列商
譽費用攤銷。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7 |
裁判字號: |
101年判字第 590 號 |
|
要 旨: |
按憲法上所謂平等原則,是指實質上之平等而言,若為因應事實上之需要
及舉辦考試之目的,就有關事項,依法自得酌為適當之限制。而醫師從事
醫療行為,不僅涉及病患個人生命、身體、財產等權益,更影響國民健康
之公共利益,其執業資格自應依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法規定取得。至
於醫師應如何考試,涉及醫學上之專門知識,醫師法已就應考資格等重要
事項為前揭規定,其屬細節性與技術性事項,自得授權考試機關及業務主
管機關發布命令為之補充。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8 |
裁判字號: |
101年判字第 978 號 |
|
要 旨: |
按租約之續訂登記係依租約之續訂核定處分而為,租約之續訂核定處分未
被撤銷前,除租約之續訂登記本身有其他得撤銷之事由外,依租約之續訂
核定處分所為之續訂登記,即難認為違法而得以撤銷。是以,出租人明知
承租人為續訂租約之事實,惟當時並未聲明不服而告確定,除租約之續訂
登記本身有其他得撤銷之事由外,依租約之續訂核定處分所為之續訂登記
,即難認為違法而得以撤銷。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9 |
裁判字號: |
103年判字第 723 號 |
|
要 旨: |
租稅法上如默許扭曲租稅公平之行為模式,藉以達成租稅減免效果時,將
嚴重影響租稅公平,故得不受限於當事人所採取之行為形式,而以其該當
通常行為所對應之稅法構成要件,計算其所應負擔之租稅,另依實質課稅
原則補徵稅額自屬有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0 |
裁判字號: |
104年判字第 310 號 |
|
要 旨: |
按土地及建築改良物之所有權與他項權利之登記,原則上應由權利人及義
務人會同申請,但申請共有物分割登記者,以法院確定判決或與法院確定
判決有同一效力之文件為登記原因證明文件時,依土地登記規則第 12 條
及第 100 條規定,得由部分共有人提出法院確定判決書及其他應附書件
,單獨為全體共有人申請分割登記。至於因分割共有不動產所作成之和解
筆錄,並不具與確定判決相同之效力,而不得以之為登記原因證明文件,
主張依土地登記規則第 12 條及第 100 條規定,由部分共有人單獨為全
體共有人申請分割登記。次按設定有抵押權之數筆土地辦理合併後之分割
登記時,因合併時抵押權之權利範圍仍應由土地所有權人與抵押權人協議
定之,自應提出經協議結果之證明文件,而無法僅依土地登記規則第 107
條規定將抵押權按原應有部分轉載於分割後各宗土地之上。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1 |
裁判字號: |
105年判字第 319 號 |
|
要 旨: |
按平均地權條例第 62 條之 1 或市地重劃實施辦法第 38 條等規定,均
僅就市地重劃地區內應拆遷之建築物應給予補償,作原則性之規定,至於
如何補償、補償之標準、金額之計算等細節性及技術性規定,則授權由各
地方政府之自治條例加以明定,在自治條例尚未明定前,則由各地方政府
之發放作業要點加以訂定。其中由於違章建築本非財產權保障之範圍,主
管機關就違章建築之拆遷發給自動拆遷獎勵金或處理費,乃係基於獎勵自
動拆遷之精神及給付行政之原則,其所應受法律保留原則之審查密度本即
較低,尚難謂地方政府所訂定之補償自治條例或發放作業要點已違反憲法
第 23 條規定之法律保留原則。次按行政行為所應適用之法令,應以行為
時有效之法令為依據,不能溯及適用行為前之法令,亦不能往後適用行為
後之法令。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2 |
裁判字號: |
108年上字第 782 號 |
|
要 旨: |
貨物之專案許可證經撤銷後,發生溯及既往的效果,其應退運之構成要件
事實於新法生效前已經實現,本應適用當時有效即舊法之規定。違反關稅
法第 96 條第 1 項,海關依新法修正前之 102 年 5 月 29 日增訂之
同條第 4 項責令限期辦理退運,應自貨物放行時翌日起算 5 年內為之
。惟該貨物自放行翌日起算至新法修正生效未滿 5 年,且殘餘時間為 1
年以上,於此 5 年跨越新舊法情況下,若仍適用舊法規定責令辦理退運
,有失公平,亦與該條項修正之立法精神未符。是於此情形,海關責令限
期退運者,宜自新法生效日起算 1 年內,即 108 年 5 月 10 日以前
為之。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3 |
裁判字號: |
108年判字第 414 號 |
|
要 旨: |
依勞動基準法第 32 條第 1 項規定,倘雇主有使勞工在正常工作時間以
外工作之必要者,須經勞雇雙方同意,故勞工在正常工作時間以外,延長
工作時間,無論係基於雇主明示或可得推知之意思而為雇主提供勞務,或
雇主明知或可得而知勞工在其指揮監督下之工作場所延長工作時間提供勞
務,卻未制止或為反對之意思而予以受領,應認勞動契約之雙方當事人業
就延長工時達成合致之意思表示,該等提供勞務時間即屬延長工作時間,
雇主負有本於勞動契約及勞基法規定給付延長工作時間工資之義務,此不
因雇主採取加班申請制而有所不同。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4 |
裁判字號: |
109年上字第 984 號 |
|
要 旨: |
行政訴訟法第 189 條規定,行政法院為裁判時,除別有規定外,應斟酌
全辯論意旨及調查證據之結果,依論理法則及經驗法則判斷事實之真偽;
依此判斷而得心證之理由,應記明於判決。據此,構成行政法院判斷事實
真偽之證據評價基礎,乃全辯論意旨及調查證據之結果。基於行政訴訟之
職權調查原則,法院必須充分調查為裁判基礎之事證以形成心證,法院在
對全辯論意旨及調查證據之結果為評價時,應遵守兩項要求,一是「訴訟
資料之完整性」,二是「訴訟資料之正確掌握」。前者乃所有與待證事實
有關之訴訟資料,都必須用於心證之形成而不能有所選擇,亦即法院負有
審酌與待證事實有關之訴訟資料之義務,如未審酌亦未說明理由,即有不
適用同法第 125 條第 1 項、第 133 條之應依職權調查規定,及判決
不備理由之違背法令。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5 |
裁判字號: |
109年判字第 604 號 |
|
要 旨: |
都市計畫定期通盤檢討為公法性質之法規範,表彰公權力之行使,如由有
權機關、經法定程序制定通過,並踐行相關程序要求後,亦即於形式上已
通過並發布之都市計畫,原則上應推定為合法有效,尚不應容許「當然無
效」之概念。
|
16 |
裁判字號: |
110年上字第 406 號 |
|
要 旨: |
辦理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注意事項第 6 點既明定係就「國軍老舊眷村改建
條例第 23 條部分」之注意事項,則該點各款規定自不得與眷改條例第
23 條規範內容相牴觸。準此,眷改條例第 23 條既未規定違占建戶未於
公告搬遷期限內配合搬遷者,廢止其存證有案之「違占建戶」資格之行政
處分,則改建注意事項第 6 點第 16 項所為上開規定,顯已逾越執行眷
改條例第 23 條規定內容,且係增加眷改條例所無之限制至明。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7 |
裁判字號: |
89年判字第 1103 號 |
|
要 旨: |
違法行政處分之撤銷效果是否溯及既往,宜視對於社會秩序及當事人利益
之影響而定,不宜過於機械,以兼顧既成之法律秩序與當事人權益之衡平
。再者,違法行政處分如係提供連續之金錢或其他得分割之物的給付,倘
受益人已信任該行政處分之存續,縱經斟酌對公益之影響,固仍得將之撤
銷,惟受益人已使用所提供之給付而不存在者,亦無須返還,以避免受益
人之財產損失。
參考法條:行政程序法 第 117~119 條 (88.02.03)
公務人員俸給法 第 15、17 條 (86.05.21)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5、172 條 (36.01.01)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第 6 條 (88.09.15)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7、11 條 (59.08.31)
|
18 |
裁判字號: |
92年訴字第 3728 號 |
|
要 旨: |
行政法係以不溯及既往為原則,而以溯及既往為例外,除立法機關於制定
法律之際,因衡量公益之維護與利益之保護之結果,明定行政法規得例外
溯及既往外,行政機關於適用行政法規時,自應遵守不溯及既往原則,不
得溯及適用於法規制定生效前業已終結之事實或法律關係。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9 |
裁判字號: |
93年判字第 1180 號 |
|
要 旨: |
行政程序法第 8 條即所謂誠信原則,行政法上信賴保護原則之適用,是
在禁止新制定或修正法規有溯及既往之效力,使人民不會因嗣後法規之制
定或修正,而遭受不能預見之損害。單純拒絕納入候選人名單,不涉法規
制定修正,故無信賴保護原則適用。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0 |
裁判字號: |
95年判字第 1048 號 |
|
要 旨: |
查公司設立登記後,依公司法第 10 條第 1 項第 2 款規定,仍應於 6
個月內辦妥營利事業登記,從而營利事業統一發證辦法第 12 條規定公司
組織之事業,依法辦理公司登記後,其需辦理同法第 2 條第 2 款、第
3 款之登記時,準用本辦法之規定,足見該辦法之規定乃係便於公司依公
司法規定辦理營利事業登記所設,自非增加法律所無之限制,即便發證辦
法係依獨資或合夥事業為適用對象之商業登記法授權所訂定(行為時商業
登記法第 2 條、第 20 條第 1 項參照),以之亦準用於規定有關公司
之登記事項,似有逾越其母法即商業登記法授權範圍,惟行為時有關營利
事業登記既僅規定於該發證辦法,公司營利事業登記於行為時既未明文規
定如何辦理,從而亦類推準用原適用於獨資或合夥經營事業之發證辦法,
亦屬權宜方便之措施,且該登記係方便於公司辦理,並無增加其原法律所
無之限制,已如前述,自無上訴意旨所稱發證辦法規定及公司之登記事項
,有違反公共秩序之重大明顯瑕疵,而為無效,或為違反中央法規標準法
規定之法律保留原則情事。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1 |
裁判字號: |
96年判字第 1435 號 |
|
要 旨: |
稅捐稽徵法第 28 條規定,納稅義務人對於因適用法令錯誤或計算錯誤溢
繳之稅款,得自繳納之日起 5 年內提出具體證明,申請退還;逾期未申
請者,不得再行申請。又所得稅法第 24 條第 1 項及同法施行細則第
82 條第 3 項亦認營利事業帳載應付未付之費用或損失,逾 2 年而尚
未給付者,應轉列其他收入科目,俟實際給付時,再以營業外支出列帳。
故若營利事業有各項欠款債權有逾二年,經催收後,未經收取本金或利息
者,得視為實際發生呆帳損失,列入損失後收回者,應就其收回之數額,
列為收回年度之收益,此因應付費用或損失逾 2 年猶未給付,已非常態
,且亦使損益負擔不能合理分配,難符課稅正確之要求。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2 |
裁判字號: |
97年判字第 25 號 |
|
要 旨: |
行政院研考會之組織條例規定,該機關並非臨時機關,而為任用機關。再
審原告係隨業務移撥以簡派第十職等專門委員兼組長資格繼續留用人員而
隨業務移撥,所留用之專門委員兼組長職務,亦非該機關定有期限之臨時
職務。原審以再審原告係依派用人員派用條例之規定任職於改制前之原臺
灣省經建會,改制後,再審原告本不得繼續任職於該機關,因此,再審被
告依前述考試院函釋意旨,在改制後之臺灣省經建會所提報上訴人派用人
員之公務人員動態登記案審定函備註欄中逕行註明「留任原職稱原官等之
職務至其離職或取得公務人員任用資格時為止」等語,並未違反「依法行
政」原則,亦無適用法規違誤之情形,難認原審判決違法。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3 |
裁判字號: |
97年判字第 833 號 |
|
要 旨: |
按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第 38 條第 1 項規定,直轄市及縣(市)主管機關
對設籍於轄區內之身心障礙者,應依其障礙類別、等級及家庭經濟狀況提
供生活、托育、養護及其他生活必要之福利等經費補助,並不得有設籍時
間之限制。此乃政府為維護身心障礙者之權益及生活,所規劃之扶助及福
利措施,凡身心障礙人士均得適用。至臺北市身心障礙者生活托育養護費
用之補助,係臺北市政府依地方制度法第 18 條第 3 款第 1 目及第 2
目規定所辦理之自治事項,屬給付行政,因資源有限,於分配上優先補助
長期設籍並實際居住之市民,尚非法所不許。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4 |
裁判字號: |
97年裁字第 3662 號 |
|
要 旨: |
(一)行政訴訟法第 125 條規定:「行政法院應依職權調查事實關係,
不受當事人主張之拘束。審判長應注意使當事人得為事實上及法律
上適當完全之辯論。審判長應向當事人發問或告知,令其陳述事實
、聲明證據,或為其他必要之聲明及陳述;其所聲明或陳述有不明
瞭或不完足者,應令其敘明或補充之。陪席法官告明審判長後,得
向當事人發問或告知。」是行政法院在審理案件時應盡闡明義務,
使當事人盡主張事實及聲明之能事,並盡職權調查義務,以查明事
實真相及法律關係。
(二)惟查,抗告人在原審起訴其訴訟請求之客體「請求停止辦理公告臺
北市計程車運輸合作社社員牌照核發作業」應先審酌其係屬於行政
處分,或者屬於事實行為,方能確定抗告人係提起課予義務訴訟,
或提起一般給付訴訟(預防性不作為之訴),而該兩類型之訴訟要
件有間,例如:一般給付訴訟並無如課予義務訴訟原則上須經訴願
前置程序之訴訟要件,亦即不得逕以被告機關之函覆非行政處分為
由即駁回原告之訴(一般給付訴訟)。原裁定未詳究抗告人在原審
起訴其訴訟請求客體之性質及其提起行政訴訟之類型,即逕以抗告
人起訴不備訴訟要件,裁定駁回抗告人在原審之訴,於法容有未洽
。本件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違誤而請求廢棄之,應認抗告為有理由
,原審法院有行使闡明權,釐清前揭重要事項之必要,爰裁定如主
文所示。
|
25 |
裁判字號: |
97年裁字第 4304 號 |
|
要 旨: |
主管機關以公告方式註銷住宅安置戶之決定,並非一般處分,故其仍應依
法送達,而不得僅以公告方式代替。
|
26 |
裁判字號: |
98年判字第 1459 號 |
|
要 旨: |
參照著作權仲介團體條例第 1 條規定,該條例依著作權法第 81 條第 2
項規定制定之。該條例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有關法律規定。又舊著作權法
第 81 條第 2 項規定,前項團體之許可設立、組織、職權及其監督、輔
導,另以法律定之。二者固難否認其有母法與子法之關係,但著作權仲介
團體條例既係另以 法律加以明文規定,其與著作權法之規範位階均屬立
法機關所通過制定之法律,則於積極衝突即二者都有規定之事項時,自應
先適用著作權法相關規定,但於著作權法無規定時,自應適用著作權仲介
團體條例之相關規定,並無著作權法相關規定廢止或修正,著作權仲介團
體條例當然失效之理。本件上訴人以舊著作權法第 81 條第 2 項規定,
有關著作權仲介團體之許可設立、組織、職權及其監督、輔導另以法律定
之闡釋性規定,著作權仲介團體條例係依著作權法第 81 條第 2 項之授
權制定,亦即著作權仲介團體條例第 1 條第 1 項即稱係依著作權法第
81 條第2項規定制定,並以內政部為主管機關,其母法與子法關係明確
,一旦著作權法廢止或修正,不再賦予全部或部分著作財產權,著作權仲
介團體條例當然失所附麗,應即停止運作,原判決認定著作權法與著作權
仲介團體條例間無授權關係確係適用法規錯誤,無非以其對法律上見解之
歧異所為之主張,自非可採。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7 |
裁判字號: |
98年裁字第 3008 號 |
|
要 旨: |
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第 1 項規定,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
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
單方行政行為。又所謂行政處分,若行政機關或地方自治團體非對於具體
事件、特定之個人所為之措施或處置,自非稱之行政處分,人民如有意見
陳述,應依請願法規定或一般陳情之方式,表示其願望,要難依行政救濟
程序謀求解決。法規命令或地方自治法規係對將來不特定之對象所為之一
般抽象性規定,在未適用於具體事件前,自非行政處分。經查,相對人依
高雄市廢棄物處理場(廠)回饋自治條例第 10 條第 2 項規定授權訂定
之高雄縣鳥松鄉大華村、夢裡村、鳥松村等三村中區資源回收廠回饋基金
管理要點暨各村執行小組設置要點,歷經修正,以該要點規範之對象及生
活事實為觀察,可知該要點係對將來非特定之村民、抽象的生活事實類型
為規範,該要點本身尚未直接對特定個人的具體生活事實發生法律效果,
其性質為一般抽象性的自治法規,自非行政處分。原裁定以抗告人不得以
之為確認無效訴訟之對象,核無違誤,並無抗告人所指有無符合憲法第
23 條疑義之問題,本院認無停止訴訟程序聲請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之必要
,難認為有理由,應予駁回。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8 |
裁判字號: |
99年判字第 220 號 |
|
要 旨: |
參照司法院釋字第 443 號解釋理由之層級化法律保留原則體系可知,給
付行政措施應屬低密度法律保留,是以給付行政措施應對何一群體、何種
事項為給付,給付之種類,項目為何,應由行政機關基於其行政之積極性
、公益性,酌量當時之社會經濟狀況,財政收支情形,除非涉及公共利益
之重大事項,應有法律或法律授權之命令為依據之必要外,自應有行政機
關整體性考量之自由形成空間。又公保優存要點係屬給付行政措施,且僅
適用於特定群體,依前開說說明,其受法律規範之密度,應較限制人民權
益者寬鬆。惟經時代變遷後,行政機關考慮社會經濟狀況、財政收支情形
與整體公益衡平原則,審酌得適用之對象、範圍及辦理優惠存款之額度,
依權限修正該要點,以符合正當性與公平性,自無違反法律保留原則。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9 |
裁判字號: |
99年判字第 290 號 |
|
要 旨: |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 64 條規定,凡應歸屬於本年度之費用或損失
,除會計基礎經核准採用現金收付制者外,應於年度決算時,就估列數宇
以「應付費用」科目列帳,但年度決算時,因特殊情形無法確知之費用或
損失,得於確知之年度以過期帳費用或損失處理。本件系爭損失既屬「估
計之損失」,且上訴人未能提示其他損失相關之鑑定報告、支付資金證明
、原始憑證、資遣費扣繳申報資料及 88 年度財產目錄等文件供核,核未
屬因徵收補償費而已發生之成本及相關費用、損失,原處分否准認列,於
法尚無不合。上訴人主張上開鑑定報告所鑑定之營業損失中已包括上訴人
提供之 89 年度其他損失明細表所列之第 5-13 項在內之各項費用,且於
期後亦實際支付並取有合法憑證,上訴人已提供查核且無查核準則第 64
條所規定「因特殊情形無法確知」之性質,應准依所得稅法、商業會計法
及一般公認會計原則予以於 89 年度認列,始為適法。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30 |
裁判字號: |
99年判字第 406 號 |
|
要 旨: |
建築師法第 6 條、第 7 條規定,建築師開業,應設立建築師事務所執
行業務,或由二個以上建築師組織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共同執行業務。又領
有建築師證書,具有 2 年以上建築工程經驗者,得申請發給開業證書。
本件系爭內政部 96 年 4 月 9 日內授營建管字第 0960802187 號函,
原審判決認該函釋係主管機關內政部就建築師法第 6 條及第 7 條闡明
法規之原意,為解釋性之函釋,核無牴觸或逾越母法意旨,自無上訴人所
指違反法律保留之可言等語,經核原審判決認定內政部上開函釋無違法律
保留原則,並無違誤;上訴人主張:依中央法規標準法第 5 條、第 6
條及第 11 條規定,稱建築師開業登記,涉及「人民權利、義務,行政機
關之公務員自應遵守」,自應依法律,不得以內政部之函釋做為依據云云
,亦難可採。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31 |
裁判字號: |
99年交抗字第 2060 號 |
|
要 旨: |
按參照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 68 條規定修正後之內容,可知立法者認
因重大違規而受吊銷駕駛執照處分之駕駛人,不宜再從事駕駛行為。至受
處分人於吊銷駕照期間,縱其生計因受影響,然並非不得尋其他工作機會
以為謀生,尚難以此作為不吊銷受處分人駕照之事由。況違反道路交通管
理處罰條例第 37 條第 3 項規定而受吊銷駕駛執照之人,依同條例第
67 條第 2 項之規定,三年內不得考領駕駛執照,故受處分人仍得於三
年後再向公路主管機關考領駕駛執照,立法者顯已為衡平考量,使受處分
人仍有重新考領駕照之機會。是行政機關依前開規定所為吊銷駕駛執照之
行政處分,尚難認有何違法之處。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32 |
裁判字號: |
100年訴字第 76 號 |
|
要 旨: |
按「確認行政處分無效及確認公法上法律關係成立或不成立之訴訟,非原
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者,不得提起之。」「確認行政處分無效
之訴訟,須已向原處分機關請求確認其無效未被允許,或經請求後於 30
日內不為確答者,始得提起之。」行政訴訟法第 6 條第 1 項前段、第
3 項定有明文。查本件原告受免職之處分,雖逾復審期間不得為救濟,然
基於憲法第 18 條人民有應考試服公職之基本權利,而本件被告對於原告
為免職處分,既係限制憲法保障人民服公職之權利,則依據司法院釋字第
491 號解釋意旨,原告即有向司法機關請求救濟之權利,且原告是否仍有
公務人員之身分,得因其對於被告之確認判決而加以確認,自應認原告顯
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是本件原告起訴請求確認被告對原告免職
之處分為無效,應有確認利益。
裁判法院: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
33 |
裁判字號: |
101年再字第 26 號 |
|
要 旨: |
按已經不能使用之水井,其原有水權登記自不生展延之問題,若有依法重
新申請鑿井,則須另為申請水權登記或辦理水權變更登記;經濟部水利署
函文並無認定政府機關於受理展限登記申請及履勘時,有辦理鑑界之義務
,故不符合當事人主張其再審之訴具備行政訴訟法第 273 條第 1 項第
13 款規定之要件。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34 |
裁判字號: |
102年訴字第 1448 號 |
|
要 旨: |
就行政處分之顯然錯誤而言,行政處分於通知相對人後,不僅依通知之內
容,對相對人發生效力,基於信賴保護及法律安定之要求,行政機關原則
上僅能依行政程序法第 117 條以下之規定,予以撤銷或廢止,惟行政處
分如因書寫錯誤等情形,致其所表現之內容與行政機關之意思不一致,且
此錯誤在客觀上一望可知,此時行政機關得逕予改正。又國軍人員之階級
與俸級核定,因涉及官階晉任與俸級換算之相關法令規定,其核定正確與
否,並非想當然爾,仍須經人事權責單位審認、核定,故自其處分之形式
外觀觀之,難認該等處分有何「顯然錯誤」或「重大明顯之瑕疵」,且瑕
疵已達於重大,依一般人合理之判斷甚為明顯而一目了然,亦即任何人一
望即知情事,故國軍人事主管機關對於國軍人員之俸級核定,在未經撤銷
前,仍屬有效之行政處分,兼具有行政處分之外部效力與內部效力。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35 |
裁判字號: |
102年訴字第 273 號 |
|
要 旨: |
主管機關為之裁罰時,於法定範圍內,有裁量權限,惟未能就不同之違法
事實而為不同裁處,致未符比例原則,即屬未按個案情節為適當裁量之情
形,自與法律授權裁量之意旨有違,倘裁量權係出於恣意而屬裁量怠惰,
則屬違法。又老人福利機構之評鑑,設有優等、甲等、乙等、丙等、丁等
等級別,倘改善結果經複評為更高等,因其可非難裁罰性較低,不應仍以
最高期限停辦 1 年為之處分,倘主管機關逕以裁處,卻未具體說明,則
認其有不行使法授與之裁量權,而屬裁量怠惰。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36 |
裁判字號: |
102年訴字第 473 號 |
|
要 旨: |
行政處分無效事由中之所謂「缺乏事務權限」,係指行政機關重大明顯違
背權限劃分基本原則所為之行政處分而言。地方政府內部以何單位審查該
水土保持計畫或施工許可證,係屬其組織權限之職務分派問題,並不影響
行政處分之效力。
|
37 |
裁判字號: |
103年訴字第 1707 號 |
|
要 旨: |
於環保機關開立之限期改善公文送達前,經稽查檢驗結果再次違反放流水
標準,惟如其排放廢水水質並無惡化情事,亦即未超過前次限期改善之水
質檢驗值,即不應再予處分。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38 |
裁判字號: |
104年訴字第 1747 號 |
|
要 旨: |
按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條例第 32 條第 2 項所謂「貪污」,並不以「勘
亂時期貪汙治罪條例」之罪為限,凡公務員服行公務之際,就其職務有關
之事項,圖得私人不法利益者,不論其係犯刑法或其特別法之罪,亦不論
處刑輕重為何,均屬前揭規定所稱之「貪污」。次按具有公務員身分之軍
人侵占屬公有財物之軍用物品,應依陸海空軍刑法第 76 條第 1 項第 2
款、第 2 項、貪污治罪條例第 4 條第 1 項第 1 款之公務員侵占公
有財物罪處罰,是具公務員身分之軍人犯盜賣械彈以外之軍用品罪,經判
決確定,判決書縱未引用貪污罪之法條,惟其所犯之罪性質仍屬貪污治罪
條例第 4 條第 1 項第 1 款之公務員侵占公有財物罪,則退輔會據以
停止就養,於法並無違誤。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39 |
裁判字號: |
105年訴字第 104 號 |
|
要 旨: |
按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條例第 32 條第 2 項所謂「貪污罪」,並不以勘
亂時期貪汙治罪條例之罪為限,凡公務員服行公務之際,就其職務有關之
事項,圖得私人不法利益者,不論其係犯刑法或其特別法之罪,亦不論處
刑輕重為何,均屬之。又具公務員身分之軍人侵占屬公有財物之軍用物品
,應依陸海空軍刑法第 76 條第 1 項第 2 款、第 2 項、貪污治罪條
例第 4 條第 1 項第 1 款之公務員侵占公有財物罪處罰。是具公務員
身分之軍人,盜賣軍用品,經以陸海空軍刑法第78條盜賣械彈以外之軍用
品罪論處,判處有期徒刑確定,則軍事判決書縱未引用貪污罪之法條,然
依前揭所述,其所犯之罪性質仍屬貪污治罪條例第 4 條第 1 項第 1
款之公務員侵占公有財物罪,主管機關自得據以停止其榮民權益。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0 |
裁判字號: |
105年訴字第 1576 號 |
|
要 旨: |
按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之「違占建戶」須經主管機關列管存證,並非屬
於該條例施行前存在之違占建戶者即當然直接賦予該等權益,而違占建戶
資格之取得,須經主管機關存證有案,係基於主管機關公權力之作用,核
屬授益處分,此與原眷戶所領有之眷舍居住憑證性質顯然有別。次按辦理
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注意事項第 6 點既明定係就「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
第 23 條部分」之注意事項,則該點各款規定自不得與該條規範之內容相
牴觸。從而,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第 23 條既未規定違占建戶未於公告
搬遷期限內配合搬遷者,廢止其存證有案之「違占建戶」資格之行政處分
,則辦理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注意事項第 6 點卻為此規定,顯已逾越執行
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第 23 條規定內容,增加所無之負擔。行政處分係
依據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第 23 條及辦理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注意事項第
6 點規定予以廢止違建戶存證有案之違建戶資格,核與行政程序法第 123
條第 1 款所謂「法規准許廢止者」規定之要件不符,於法自有不合。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1 |
裁判字號: |
106年訴字第 432 號 |
|
要 旨: |
主管機關核發使用執照除應審查建築法第 70 條第 1 項規定之要件外,
尚有審查其他有關法令規定應檢附之文件之職責。因此,不得主張新建工
程業經主管機關勘驗符合建造執照圖說准予備查,且已載出具公寓大廈管
理基金繳款證明及警民聯防系統安裝證明,即應核發系爭使用執照。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2 |
裁判字號: |
107年訴字第 570 號 |
|
要 旨: |
按行政機關回覆之函文乃針對退役人員之陳情事項進行回覆,亦即說明已
確定之停發退休俸處分並無違反法律保留原則,為單純之理由說明,不因
而生法律上之效果,核屬觀念通知,則訴願決定認非行政處分,於法即無
不合。又行政機關所為單純事實之通知,既不因該項通知而生何法律上之
效果者,自非行政處分,人民即不得對之提起訴願及行政訴訟。而提起課
予義務訴訟須以依法申請行政機關作成行政處分或為特定內容之行政處分
為要件,否則其起訴亦屬不合法。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3 |
裁判字號: |
108年訴字第 243 號 |
|
要 旨: |
行政行為之相對人是否特定,應以其發布時為基準時點,判斷受規制之對
象客觀上是否具有開放性而仍有繼續擴增之可能。下水道管理機構依據產
業升級條例所訂定之工業區管理規章,其課徵使用費之對象雖僅限於工業
區內聯接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用戶,其性質仍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
|
44 |
裁判字號: |
108年訴字第 261 號 |
|
要 旨: |
按執行兵役法第四十三條免除本次教育勤務點閱召集範圍基準表之規定內
容,乃國防部為執行兵役法第 43 條所定免除事由之認定,所訂定之解釋
性行政規則,此乃國防部本於職權對於兵役法第 43 條第 5 款規定,予
以適當之闡釋,作出具體明確之適用標準,以利法律之執行。核其亦並非
對於以觀光目的出國者一律予以免除,僅係對於在實際執行教育召集之程
序中,於「公告召集日程後」,為逃避應召入營之義務始排定之出國觀光
行程,認定尚非屬兵役法第 43 條第 5 款所謂「因事赴國外者」適當、
合理之解釋範圍內,則該基準表之規定未逾越兵役法文義可能之範圍,亦
並未對人民權利之行使增加法律所無之限制,於法律保留原則無違,亦不
生授權是否明確問題。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5 |
裁判字號: |
109年訴字第 539 號 |
|
要 旨: |
民法第 832 條所稱建築物,通常以建築法第 4 條所定,指定著於土地
上或地面下具有頂蓋、樑柱或牆壁,供個人或公眾使用之構造物或雜項工
作物。民法第 832 條所稱其他工作物,指建築物以外,在土地上空、地
表與地下的一切人為設備。以墳墓申請時效取得登記,其構造符合上開規
定者,登記機關不得謂不符民法第 832 條規定而予以否准登記。且現行
相關法律並無限制供墳墓使用者不得主張時效取得地上權登記之規定,故
墳墓亦有認定屬民法第 832 條所稱「其他工作物」的可能性,不應自始
排除。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6 |
裁判字號: |
92年訴字第 1844 號 |
|
要 旨: |
行政程序法第 15 條規定,行政機關可依法規將權限的一部分,委任所屬
下級機關執行,又依訴願法第 8 條之規定,有隸屬關係的下級機關依法
辦理上級機關委任事件所為的行政處分,為受委任機關的行政處分。臺北
市河川的規劃及行政管理等事項,是由水利法的直轄市主管機關-臺北市
政府,設置管理機關-臺北市政府工務局辦理之。因此,臺北市政府工務
局為臺北市河川之規劃及行政管理等事項之主管機關。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7 |
裁判字號: |
92年訴字第 3951 號 |
|
要 旨: |
電子遊戲場業管理條例係基於都市計劃法第 39 條之授權,都市計劃法未
授權臺灣省政府再將訂定限制人民權利之法規命令之權限,再行委任予次
級政府。另基於法位階理論,法規命令不得與上位之法律或憲法牴觸,且
此所謂之法律,並不限於作為母法之授權法律。電子遊戲場業管理條例第
9 條規定電子遊戲場之營業場所,應距離特定場所五十公尺以上,機關公
告內容則與電子遊戲場業管理條例第 9 條之規定相衝突,而將電子遊戲
場之營業場所,應特定場所五十公尺之限制,增加為一千公尺,係未經授
權而增加法律之限制,應屬無效。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8 |
裁判字號: |
92年訴字第 569 號 |
|
要 旨: |
按在給付行政及誘導行政內,除法律別有反對規定或與事件之性質相牴觸
外,公行政得選擇公法或私法之組織及行為形式。惟公行政如採用私法形
式執行直接行政任務,則仍應受某一程度之公法拘束,不能全面享有私法
自治,此即產生行政私法之問題。而公行政在需求行政內,係以私法契約
,取得所須之人力、物力,此際縱然基於一定之政策考量,對特定對象給
予獎勵,亦不影響有關契約之私法性質,惟此種應受優待之地位,通常係
以公法設定之,亦即在雙階理論中,就政府獎勵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就是
否給與獎勵投資為決定之第一階段,應為公法之性質,至於已決定給與獎
勵投資後,實際上如何給與獎勵之第二階段,與受獎勵投資者所締結之契
約,乃為私法性質。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9 |
裁判字號: |
92年訴更字第 56 號 |
|
要 旨: |
被告辦理所屬高雄市「君毅、正勤新村」改為君毅、正勤新村國宅,並配
售國宅予列管原眷戶之業務,為處理該眷村內違 (占) 建戶問題,乃擬定
「違 (占) 建戶處理審定標準」,規定四項審查標準,符合四項審查標準
者,准予比照原眷戶以優惠之價格,配售二十四坪型國宅一戶,惟按行為
時眷村重建作業要點已規定:「‧‧‧伍、執行要領‧‧‧三、對原眷戶
之輔導: (一) 原眷戶身份之認定:奉准有案或持有居住證者。‧‧‧五
、一般作法:非配住眷舍官兵或民眾之違 (占) 建戶不予輔助購宅,拒不
遷讓,移請地方政府依違章建築規定辦理。‧‧‧。」是關於眷村住戶輔
助購宅之對象僅以奉准有案或持有居住證之原眷戶為限,至於眷村違 (占
) 建戶,則不在輔助購宅之對象。是則,前開被告所擬定之違 (占) 建戶
處理審定標準,依其內容觀之,係規定違建 (占) 眷戶於符合其所定之四
項標準之時,得例外准許以違建戶身分比照原眷戶以每坪五千元之價格,
配售二十四坪型國宅一戶,其規定內容顯然違反前開國防部所頒布實施之
眷村重建作業要點規定僅以奉准有案或持有居住證之原眷戶為限,至於違
建戶並不在輔助購宅對象之意旨,是該標準既係屬違反上級機關之命令,
並經國防部核定廢除,觀之中央法規標準法第十一條及行政程序法第一百
五十八條第一項第一款之規定,自難認係屬合法有效,則原告向被告請求
依該標準將其列入得比照原眷戶優惠價格購買國宅之非列管之違建 (占)
眷戶,於法自難認有據。再按行政行為,非有正當理由,不得為差別待遇
,行政程序法第六條固定有明文,然行政機關若行使職權時未依法為之,
致誤授與人民依法原不應授與之利益,或就個案違法狀態未予排除而使人
民獲得利益,該利益並非法律所應保護之利益,因此其他人民不能要求行
政機關比照各該案例授與利益,亦即人民不得主張「不法之平等」 (最高
行政法院九十二年度判字第二七五號、九十二年度判字第六八四號判決參
照) 。是縱確有如原告所稱與原告之情形類似或申請資格不如原告,卻仍
獲得第二○五廠依照前開違建戶處理審定標準,准許列入非列管眷戶而獲
得以優惠價格參加配售國宅資格之情形,該准許處分亦因前開「違 (占)
建戶處理審定標準」係屬違背行為時眷村重建作業要點,而係屬違法授益
處分,揆諸前開說明,原告仍不得基於該違法個案,主張依據平等原則被
告應准許原告請求將其列入非列管眷戶,使其得以優惠價格參加配售國宅
之申請。
裁判法院: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
50 |
裁判字號: |
93年訴字第 2095 號 |
|
要 旨: |
主管機關作成復查成績結果後,所為之否準人民申請閱卷及複印全部試卷
決定,並非程序中處置。
|
51 |
裁判字號: |
93年訴字第 3 號 |
|
要 旨: |
財政部八十七年八月十五日台財稅字第 871959943 號函已闡明都市計畫
法指定之公共設施保留地,除將來取得方式為徵收或區段徵收者,有土地
稅法第 39 條第 2 項免徵土地增值稅之適用外,未明文規定取得方式者
,移轉時亦得免徵土地增值稅,係該等公共設施保留地之將來取得方式均
屬不確定,可能為徵收或市地重劃或獎勵投資,取得方式既未明文規定,
始有該條規定免徵土地增值稅之適用,然本件土地經台中市政府查告將來
係以「市地重劃」整體開發,取得方式極為明確,案情各異,本件自無該
條規定免徵土地增值稅之適用。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52 |
裁判字號: |
93年訴字第 3086 號 |
|
要 旨: |
空軍總部依據停發退休俸辦法第 4 條規定,委由國防部軍備局中山科學
研究院負責於期限內追(扣)回溢領俸金,自有法規依據,該權限之移轉
已因此而發生效力,縱無踐行公告程序,僅係程序之瑕疵,係得補正之事
項。
|
53 |
裁判字號: |
93年訴更一字第 33 號 |
|
要 旨: |
行政程序法第 174 條規定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不服行政機關於行政程序
中所為之決定或處置,僅得於對實體決定聲明不服時一併聲明之。至於行
政機關於行政程序外之行為,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為提起訴願而申請閱覽
卷宗,經行政機關予以拒絕者,或對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以外之第三人之
程序行為,仍得對之依法聲明不服。申請閱覽及複印其考試試卷,是基於
參加國家考試,對於分數評定不服所衍生之申請案,性質應屬考試院有關
考選命題及評分行為之範疇,依行政程序法第 3 條第 2 項第 8 款規
定,無行政程序法之適用。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54 |
裁判字號: |
95年訴字第 441 號 |
|
要 旨: |
按所得稅法與遺產及贈與稅法各有其不同構成要件,稽徵機關以土地公告
現值計算遺產或贈與價值,倘繼承人或受贈人以該遺產或受贈財產抵繳遺
產稅或贈與稅,稽徵機關不得有雙重之認定標準,自應以其核定之遺產或
贈與財產價值,抵繳遺產稅或贈與稅,此際因該繼承或贈與之土地,計算
其價值與其抵繳之金額相同,不發生不公平之問題。至於捐贈土地以之扣
除綜合所得稅,因所得稅法規定有關捐贈、醫藥及生育費、災害損失、財
產交易損失等,均係以實際支付金額,作為列報之基礎,此與遺產及贈與
稅法規定之情形不同。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55 |
裁判字號: |
95年訴字第 446 號 |
|
要 旨: |
臺北市身心障礙者津貼係臺北市政府依地方制度法第 18 條第 3 款第 1
目及第 2 目規定所辦理之社會福利及社會救助事項,並以自有財源編列
預算核給。故臺北市身心障礙者津貼申請須知屬行政規則,並無須法律授
權。又其雖未設有資產限制,惟考量福利資源有限,故優先分配長期設籍
並實際居住之市民,自非法所不許。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56 |
裁判字號: |
96年再字第 56 號 |
|
要 旨: |
行政訴訟法第 273 條第 1 項第 12 款所謂「當事人發見就同一訴訟標
的在前已有確定判決或得使用該判決者」,係指在前已有確定判決,與本
件原判決兩者之事件標的乃屬同一而言;另同條項第 13 款所謂「當事人
發見未經斟酌之證物或得使用該證物者」,係指該證物在前訴訟程序中即
已存在而當事人不知其存在,或雖知有此,而不能使用,現始發現或得使
用者而言,並以如經斟酌可受較有利益之裁判者為限,若前訴訟程序終結
後始作成之文件,或當事人於前訴訟程序中即知其存在,均非現始發見之
證物,不得據以提起再審之訴。。經查聲請人所執之其餘聲請再審之事由
,或係聲請人個人主觀臆測之詞,並無事實依據;或純係其就本案所為之
論述或法律上見解未為法院所採認,俱非「發見未經斟酌之『證物』或得
使用該『證物』」或「原判決就足以影響於判決之重要『證物』漏未斟酌
」等情形,自不符前開所闡述之行政訴訟法第 273 條第 1 項等聲請再
審之要件,聲請人就此部分為再審之聲請,顯無理由,應予駁回。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57 |
裁判字號: |
96年訴更一字第 24 號 |
|
要 旨: |
按縣(市)政府為水污染防治法所稱縣(市)之主管機關,依法應設水質
監測站,採樣檢驗,定期公告檢驗結果,並採取適當之措施;且得派員攜
帶證明文件,進入事業、污水下水道系統或建築物污水處理設施之場所檢
查污染物來源及廢(污)水處理、排放情形之法定權責,則其依規定採樣
檢驗結果,發現污水處理設施場所違反水污染防治法規定義務應予處罰時
,該檢驗之結果自得憑為處罰之依據。
裁判法院: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
58 |
裁判字號: |
96年簡字第 286 號 |
|
要 旨: |
就業保險法第 5 條第 1 項但書第 3 款規定,受僱於依法免辦登記且
無核定課稅或依法免辦登記且無統一發票購票證之雇主或機構者,不得參
加就業保險,則該條文之適用,須「同時」具備受僱於「依法免辦登記」
且「無核定課稅或依法免辦登記」且「無統一發票購票證」之雇主或機構
者等要件,始足當之;其立法理由乃在於該等雇主之工作場所不定,僱傭
關係及雇主身分不明確,其就業或失業難以認定,故不予納入就業保險之
投保對象,原告雖經財政部國稅局核准免納所得稅,惟其業依公寓大廈管
理條例第 26 條規定,已向基隆市區公所報備在案,並無雇主之工作場所
不定,僱傭關係及雇主身分不明確,其就業或失業難以認定之情事,應無
就業保險法第 5 條第 1 項但書第 3 款之適用。綜上所述,原處分以
原告違反就業保險法規定處以10倍罰鍰,洵屬有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59 |
裁判字號: |
98年訴字第 1918 號 |
|
要 旨: |
分割登記之執行機關所寄發之逕為分割土地權利書狀換發通知書上所載變
更後之土地標示相符,則所為逕為登記之處分並無違誤。至當事人對於都
市計畫細部計畫案之行政處分若有不服,應於公告期間內聲明異議,或依
都市計畫相關規定於都市計畫實施一定期間後,依法定程序提出都市計畫
通盤檢討案予以變更都市計畫。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60 |
裁判字號: |
98年訴字第 2231 號 |
|
要 旨: |
行為人因頸脊髓損傷併四肢癱瘓於檢件申請職業傷害殘廢給付,後由勞工
保險局審核其殘廢程度符合勞工保險殘廢給付標準表第 6 項第 2 等級
,並核定發給 1,500 日職業傷害殘廢給付,雖勞工不服,但其出具之殘
廢部位為「四肢」且其意識、呼吸、語言狀態均屬正常,雖原則上終身無
法從事任何工作,但未達「精神神經」障害系列第5 障害項目之「中樞神
經系統機能遺存極度障害,終身不能從事任何工作,經常需醫療護理或專
人周密照護者。」之殘廢程度,自難依勞工所請求准許。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61 |
裁判字號: |
98年訴字第 2282 號 |
|
要 旨: |
行政程序法第 123 條第 4 款規定,授予利益之合法行政處分,行政處
分所依據之法規或事實事後發生變更,致不廢止該處分對公益將有危害者
,得由原處分機關依職權為全部或一部之廢止。該款立法目的在於行政處
分所依據之法規事後發生變更時,為防止對於公益之危害,乃授權行政機
關於權衡公私法益後,得廢止原合法之行政處分。本件被告因而以記帳士
法第 2 條第 2 項之規定,既自 98 年 2 月 20 日起失其效力,則記
帳及報稅代理業務人已失其得充任記帳士之法據,如不予廢止而任其記帳
士資格持續至 99 年 1 月 31 日始失其效力,對公益將有危害,恐未能
落實司法院解釋意旨,乃依行政程序法第 123 條第 4 款規定,以原處
分函原告,自發文日起廢止該部 97 年 3 月 7 日台財稅字第
09700122280 號及 97 年 3 月 24 日台財高國稅字第 0970019245 號函
,原核發記帳士證書一併註銷,僅向後發生效力,並無違法律不溯及既往
原則。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62 |
裁判字號: |
98年訴字第 2297 號 |
|
要 旨: |
行政法上信賴保護原則,係基於兼顧人民信賴保障及維護公共利益而生,
若為信賴違法授益處分者,依據行政程序法第 120 條第 1 項規定得請
求補償;如為信賴合法授益處分者,則依據同法第 126 條第 1 款規定
請求合理補償。本件受處分人因記帳士法第 2 條第 2 項規定獲得記帳
士資格之授益處分,該條項嗣經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655 號宣告牴觸憲
法第 86 條第 2 項規定而無效,係屬法令之事後變更,原授益處分仍屬
合法處分,受處分人信賴原處分致受損害,行政機關得給予補償。然廢止
原處分之適法性與財產補償處分之適法性係屬不同之事,受處分人未獲補
償,理應提起給付訴訟為請求,卻提起撤銷之訴主張原處分違法,核屬無
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63 |
裁判字號: |
98年訴字第 2376 號 |
|
要 旨: |
財政部為落實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655 號解釋意旨,以記帳士法第 2
條第 2 項之規定,既自 98 年 2 月 20 日起失其效力,則記帳及報稅
代理業務人已失其得充任記帳士之法源依據。就此一事項,原領有代理業
務人資格者,就其執行業務性質範圍,與經考試及格取得記帳士資格者並
無差別,仍得依記帳士法第 35 條規定繼續執業,實質上對記帳及報稅代
理業務人之工作等權益並無影響,且與平等原則無違。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64 |
裁判字號: |
98年訴字第 2483 號 |
|
要 旨: |
本件受處分人雖主張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而認為原處分違法,惟參照司
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655 號解釋意旨,認記帳士法第 2 條第 2 項規定
違反憲法第 7 條、第 86 條第 1 項等規定之平等原則與考試權保障,
而應自解釋公布日起失效,行政機關依據解釋意旨,廢止未經考試而換發
之記帳士證書,係回歸憲法保障之法秩序,自無違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65 |
裁判字號: |
98年訴字第 424 號 |
|
要 旨: |
考試院及行政院依憲法規定各司其職權,地位平等,並無上下隸屬關係,
該條規定有關公務人員加給給與辦法各種加給之給與、條件、類別、適用
對象、支給數額等,依行政院所訂各種加給表辦理,由其文義解釋,並無
由考試院授權予行政院訂定各種加給表辦理之規定,而係由行政院訂定各
種加給表後,2 院同意依該表辦理,該表成為公務人員加給給與辦法之一
部分,並適用於全國公務人員,此既經法律授權考試院及行政院會同訂定
辦理,自無違反行政法上之法律保留原則;行政程序法上所規定之信賴利
益,係指人民信賴原行政處分或行政法規有效,而另有表現之行為以獲取
預期之利益而言,如主管機關核發人民申請之建造執照,人民基於此信賴
基礎而建造建物,人民對於已建造之建物,自有信賴利益存在等情形,而
信賴利益並非現存之利益,政府機關給付人民之津貼或公務人員之薪俸,
係屬金錢而為單純之現存利益,因此受領人將現存利益予以消費,尚難認
為係信賴表現之行為,是被告以系爭專業加給有誤發之事由,予以撤銷並
向原告追繳溢領之法制人員專業加給,與信賴保護原則並無違背。
裁判法院: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
66 |
裁判字號: |
98年訴字第 484 號 |
|
要 旨: |
農業發展條例第 16 條第 1 項第 3 款規定,每宗耕地分割後每人所有
面積未達 0.25 公頃者,不得分割,但本條例中華民國 89 年 1 月 4
日修正施行後所繼承之耕地,得分割為單獨所有。本案原繼承人於繼承耕
地後,得辦理分割為單獨所有應無疑義,惟部分共有人復將繼受持分移轉
與他人者,顯已非屬前開條例繼承取得之情形,類此案情,前經內政部函
示有案,故將原處分予以維持,駁回訴願,亦無違誤。土地分割申請人訴
訟論旨主張內政部該函釋「以他人之移轉行為」剝奪「未再移轉之共有人
」之「得請求登記分割之既得權」,屬不當連結,擴大法律所無之限制,
侵害人民權利,違反依法行政原則及憲法第 22 條、第 23 條與中央法規
標準法第 5、6、11 條之法律保留原則等,核屬個人主觀見解,尚非可採
。土地分割申請人訴請撤銷訴願決定及原處分,非有理由,應予駁回。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67 |
裁判字號: |
99年訴字第 1004 號 |
|
要 旨: |
民法第 1114、1115 條規定,直系血親相互間互負扶養義務,扶養義務人
之順序以直系血親卑親屬為第一,後為直系血親尊親屬,而考量交通之便
利及相隔之距離並不遙遠,比較起過去農業時代而言,似非應僅認「同一
戶籍內」時始負有扶養之義務,故若欲審核家庭生活之依據者,自不應僅
就同一戶籍內之直系血親及配偶等收益為標準。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68 |
裁判字號: |
99年訴字第 1352 號 |
|
要 旨: |
醫師法施行細則第 1 條之 1 規定,本法第 2 條至第 4 條所稱實習
期滿成績及格,指在經教學醫院評鑑通過,得提供臨床實作訓練之醫療機
構,於醫師指導下完成第 1 條之 2 第 1 條之 4 所定之科別及週數
或時數之臨床實作,各科別考評成績均及格,且持有該醫療機構開立之證
明。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項實習,辦理臨床實作訓練申請人與醫療機構間
之選配分發,並得就該業務委託民間專業機構或團體辦理。又不論國內、
外醫學院校醫學系畢業生,須先經該署認可之國內適當層級之醫療機構實
習,完成相當期間與內容之實習,並於實習期滿成績及格後,由各相關醫
療機構出具實習證明,始得應醫師考試。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69 |
裁判字號: |
99年訴字第 255 號 |
|
要 旨: |
農會法施行細則第 14 條前段規定「本法 (農會法 )第 12 條第 1 項所
稱實際從事農業,係指以自有人力、畜力或農用機械操作經營農業生產為
主者。」其中有關實際從事農業之定義,非僅指從事農作生產過程中之一
般簡易輔助性部分工作,而應指包括「除草、施肥、播種、翻土、採收」
等與農作生產有關之一貫工作 (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判字第 399 號判
決意旨可資參照) 。又按農會法第 12 條第 1 項所規定實際從事農業,
並非僅有從事農業之事實為已足,尚須現實確有參與農業之生產,是農會
法施行細則第 14 條後段規定「其因缺乏勞力委託他人以人力、畜力或農
用機械代耕,而自行經營農業生產者,視同實際從事農業。」係指從事農
業者,因耕作面積及農業生產規模之需求,自己本身有為農作生產有關之
一貫工作外,由於因缺乏勞力,另須委託他人以人力、畜力或農用機械代
耕之必要,予以耕作,亦視同實際從事農業,然必須其有參與事農作生產
之一貫工作為要件,如其本身無法從事農業全部生產過程之工作,所有農
事完全委諸他人,即非該規定之所謂實際從事農業者,如此方符合農會法
第 12 條第 1 項規定之立法意旨及精神。
裁判法院: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
70 |
裁判字號: |
99年訴字第 357 號 |
|
要 旨: |
高雄縣衛生局暨所屬單位之預算係以醫療作業基金為基礎,而作業基金所
稱「凡經付出仍可收回」即在彰顯基金的自償性格,並其性質為不以營利
為目的,而是以提供醫療服務,收取價款方式收回其成本,供循環運用之
業權型基金。是以從事與醫療作業基金設置宗旨主要營運活動所產生之成
本費用,自應由其營運所產生之收入支付為原則,若有盈餘,方得循預算
程序撥充基金或以未分配賸餘處理。
裁判法院: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
71 |
裁判字號: |
99年訴字第 934 號 |
|
要 旨: |
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第 19 條第 1 項、第 2 項規定,耕地租約期滿時
,有出租人不能自任耕作、出租人所有收益足以維持一家生活、出租人因
收回耕地,致承租人失其家庭生活依據之一者,出租人不得收回自耕。又
內政部 97 年 7 月 1 日函規範事務實證特徵與條例第 19 條第 2 項
所稱「耕地」及「自耕地」有關,規範評價上相同,則行政機關予以援用
,於法洵無不合。又土地之使用,於非都市計畫時固係以地目作為管制標
準,然土地一旦納入都市計畫後,依區域計畫法施行細則第 12 條規定,
其使用悉依都市計畫法管制,不再以原土地地目為準則,亦即係以土地使
用分區作為管制判別基準。如益徵欲擴大家庭農場經營規模之土地係都市
計畫內之土地,不符該函釋所揭「耕地」概念,自不該當減租條例第 19
條第 2 項擴大家庭農場之前提要件。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