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憲法第
24
條相關裁判
|
1 |
裁判字號: |
102年裁字第 349 號 |
|
要 旨: |
按行政訴訟法第 7 條規定所謂「合併請求」損害賠償或其他財產上給付
,應包含當事人於提起行政訴訟時,就同一原因事實請求之國家賠償事件
,得適用行政訴訟程序「附帶」提起損害賠償或其他財產上給付訴訟,行
政法院並於此情形取得國家賠償訴訟審判權之意,惟法院認行政訴訟部分
有同法第 107 條第 1 項第 2 款至第 10 款情形而不合法,將行政訴
訟裁定駁回,則其附帶提起國家賠償之訴部分,因屬附帶請求之性質,非
可單獨提起之行政訴訟,自得一併裁定駁回。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 |
裁判字號: |
105年判字第 123 號 |
|
要 旨: |
依促參法採 BOT 方式辦理案件,最終由「主辦機關」取得該建設之所有權
,「主辦機關」對於該投資開發案具有「財產上之利益」,倘其復為該投資
開發案件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及環評法的「環評主管機關」時,即有「
利益迴避」之問題,該主辦機關環評審查委員應迴避表決。
|
3 |
裁判字號: |
107年判字第 121 號 |
|
要 旨: |
所謂「要約不受拘束」,係要約人就其要約,在相對人承諾前得擴張、限
制、變更或撤回之。然在此之前,如相對人已承諾,契約即已成立,要約
人不得再執「要約不受拘束」而謂契約不成立。行政機關更不得以行政契
約涉及公益為由,而主張不受其要約之拘束,否則將有礙於交易安全及民
眾之締約意願
|
4 |
裁判字號: |
95年判字第 965 號 |
|
要 旨: |
行政程序法第 50 條規定:「因天災或其他不應歸責於申請人之事由,致
基於法規之申請不能於法定期間內提出者,得於其原因消滅後 10 日內,
申請回復原狀。如該法定期間少於 10 日,於相等之日數內得申請回復原
狀。申請回復原狀,應同時補行期間內應為之行政程序行為。遲誤法定期
間已逾 1 年者,不得申請回復原狀。」所謂天災者,係指風災、水災、
地震或海嘯等天然災害而言,天災以外其他不應歸責於己之事由,應依客
觀標準判斷之,凡以通常人之注意而不能預見或不可避免之事由皆在其列
,但若僅是主觀上有所謂不應歸責於己之事由,則不得據之申請回復原狀
。若申請人對於法令及行政實務認識非期待不可能時,則不得主張其欠缺
法令或行政實務認識,而免除其遲延期間之責。
參考法條:中華民國憲法 第 24 條(36.01.01)
行政程序法 第 50、92 條(94.12.28)
行政訴訟法 第 98、189、255 條(87.10.28)
土地稅法 第 17、18、41、42 條(94.01.30)
土地稅法施行細則 第 13 條(94.12.16)
土地稅減免規則 第 24 條(94.02.24)
娛樂稅法 第 2 條(91.05.15)
|
5 |
裁判字號: |
98年判字第 1530 號 |
|
要 旨: |
行政程序法第 127 條規定,授予利益之行政處分,其內容係提供一次或
連續之金錢或可分物之給付者,經撤銷、廢止或條件成就而有溯及既往失
效之情形時,受益人應返還因該處分所受領之給付。其行政處分經確認無
效者,亦同。前項返還範圍準用民法有關不當得利之規定。又關於公法上
不當得利請求權理論之建構,基本上類推適用民法不當得利之法則,擇其
要者言之,須有財產之直接變動、須無法律上原因、須無所受利益免予返
還之情形。所謂財產上之直接變動,即一方財產有所損失而他方則有所得
。本件上訴人自始未移轉系爭建築改良物所有權與被上訴人,移轉部分僅
系爭建築改良物「所屬土地」之所有權,系爭改良建築物之物權始終為上
訴人等所有,亦為上訴人等所實際使用,該建築改良物所有權之所以消滅
乃出於上訴人等 89 年 6 月間自動拆除之事實行為,易言之,兩造之間
其實並無因系爭徵收處分而有財產直接變動關係,系爭徵收處分失效,上
訴人等無從向被上訴人主張公法上不當得利請求權。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6 |
裁判字號: |
105年上國字第 13 號 |
|
要 旨: |
授權命令或職權命令係行政機關就不特定對象及不特定事項所為之行政行
為,如未對特定人民之權利義務直接產生拘束力並侵害其權利者,難認國
家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7 |
裁判字號: |
97年上國字第 6 號 |
|
要 旨: |
所謂知有國家賠償責任原因事實,指知悉所受損害,係由於公務員於執行
職務行使公權力時,因故意或過失不法行為,或怠於執行職務,或由於公
有公共設施因設置或管理有欠缺所致而言。於人民因違法行政處分而受損
害情形,賠償請求權消滅時效,應以請求權人實際知悉損害及其損害係由
於違法行政處分所致時起算,非以知悉該行政處分經依行政爭訟程序確定
其為違法時為準。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8 |
裁判字號: |
99年國字第 10 號 |
|
要 旨: |
公務員執行職務不法侵害其權利,依據國家賠償法第 2 條第 2 項規定
請求國家機關賠償者,應以書面向該公務員所屬機關請求,如該公務員所
屬機關因國家機關裁併、改組,而為獨立機關時,則應以請求時該公務員
隸屬之承受業務或新成立機關為義務人,踐行國家賠償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之程序後,如經拒絕賠償或不能達成協議,方得提起國家賠償訴訟
。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9 |
裁判字號: |
101年訴字第 823 號 |
|
要 旨: |
按保險醫事服務機構對被保險人所為之醫療行為,必須是必要、且非無效
或過度治療者,方可認係符合健保特約本旨之給付行為,始得據以請求保
險人給付相對之醫療服務費用。是以,醫師僅須依醫師法第 12 條第 2
項之規定製作病歷,即屬符合醫師法之規定,但苟醫事機構與保險人簽訂
健保特約,則就醫療費用之申請核付,除必須履行必要、有效且非過度醫
療服務之主義務外,並有提出足供評價其醫療服務是否符合債務本旨之病
歷資料予保險人審核之附隨義務。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0 |
裁判字號: |
102年再字第 75 號 |
|
要 旨: |
按行政訴訟法第 273 條第 1 項所謂證據,係指直接或間接足以證明事
實之一切物證,使法院確信有無應證事實,而政府資訊公開法及檔案法施
行細則均非具體案件中可以作為證明待證事實之「證據」,自不得據此為
提起再審之訴之事由。又調查報告內容涉及人員人事異動之審議決議資料
及公務人員評擬等記錄,係屬檔案法第 18 條第 5 款得以拒絕閱覽、抄
錄或複製檔案之人事及薪資資料,故機關拒絕閱覽於法有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1 |
裁判字號: |
102年訴字第 473 號 |
|
要 旨: |
行政處分無效事由中之所謂「缺乏事務權限」,係指行政機關重大明顯違
背權限劃分基本原則所為之行政處分而言。地方政府內部以何單位審查該
水土保持計畫或施工許可證,係屬其組織權限之職務分派問題,並不影響
行政處分之效力。
|
12 |
裁判字號: |
103年訴字第 284 號 |
|
要 旨: |
對於新市鎮特定區內之私有土地,於未能與所有權人達成協議價購時,固
得實施區段徵收,然非強制規定,是位於新市鎮特定區內土地取得方式,
除以區段徵收方式之外,當然亦得以一般徵收方式辦理。而區段徵收或水
利地重劃,用地取得非僅限於區段徵收或水利地重劃方式,依一般徵收方
式取得土地,非法所不許。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3 |
裁判字號: |
104年訴字第 1631 號 |
|
要 旨: |
行政訴訟之提起以有行政處分存在為前提,若行政處分已經原處分機關撤
銷並另為更正核定處分,則受處分人應以更正核定後之新處分為訴訟對象
,若仍以原處分為訴訟對象,因訴訟標的已不存在,自屬欠缺起訴要件,
應以起訴不合法予以駁回,且此係訴訟合法要件,法院應依職權調查之。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4 |
裁判字號: |
109年訴字第 220 號 |
|
要 旨: |
依訴願法第 3 條第 1 項及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第 1 項規定,所謂行
政處分,係指中央或地方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
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至行政機關所為單純事實
之通知或理由之說明,既不因該項敘述或說明而生何法律上之效果者,自
非行政處分。又縱屬「間接」對外發生法律效果,而非「直接」對外發生
法律效果者,性質上亦非行政處分。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5 |
裁判字號: |
94年訴字第 3017 號 |
|
要 旨: |
(一)所謂「受政府機關委託行使公權力之法人,於本法適用範圍內,就
其受託事務視同政府機關」,係指受政府機關委託行使公權力之法
人,在其「受託事務」範圍內始視同為政府機關。
(二)當事人依行政程序法之規定申請閱覽卷宗之對象為「行政機關」,
如非向行政機關申請閱覽卷宗,而係向非行政機關申請閱覽卷宗者
,即非屬該條項所規定之權利,自不能准許。
|
16 |
裁判字號: |
97年訴字第 737 號 |
|
要 旨: |
社會團體立案作業規定第 7 點第 2 款規定,社會團體之申請書表上記
載名稱、宗旨、任務、會員及發起人資格顯不相稱者,應認申請不合程式
而駁回之。本件行為人申請成立環境能源保護協會,然申請書上所載發起
人之學經歷顯與環境能源保護無關,行政機關駁回其申請,難謂於法無據
。行政機關嗣後函覆,於要求行為人補正申請立案條件後准許辦理立案登
記,即屬有利行為人之決定,且行政機關既未依據人民團體法第 55 條規
定廢止許可登記,即難謂對其權利或利益造成任何損害。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7 |
裁判字號: |
98年訴字第 1843 號 |
|
要 旨: |
(一)按憲法第 24 條明定,請求國家賠償須依據法律,始得為之。我國
雖未制定統一性之國家賠償法,與憲法第 24 條之規定相配合,但
在實定法上,亦有若干法律係有關國家賠償法責任之規定,如警械
使用條例、冤獄賠償法及核子損害賠償法等,與狹義之國家賠償法
,併稱為廣義之國家賠償法。依國家賠償法第 6 條所定之法律適
用順序,警械使用條例、冤獄賠償法及核子損害賠償法等,為國家
賠償法之特別規定,應優先適用。其中,警械使用條例第 11 條第
2 項、第 3 項之國家賠償,不論賠償義務機關及賠償範圍,均與
國家賠償法有異,自應優先適用。又警械使用條例第 11 條第 2
項既以警員執行公權力之職務行為,違法侵害人民權利為要件,就
此法文如何適用乃為典型之公權力作用所產生之公法上爭議,本屬
行政法院所管轄;且警械使用條例之賠償義務機關及範圍,均與國
家賠償法有異,於程序上亦無援用國家賠償法之必要,應回歸其公
法爭議之本質,由行政法院管轄。
(二)按廣義國家賠償事件,應由賠償責任機關負主要客觀舉證責任,證
明其所述公務員之行為合法,被害人僅需證明其損害係因賠償責任
機關之公務員行為所致為已足,惟賠償機關掌控證據之地位遠高於
被害人,強令被害人就損害之發生出於賠償責任機關之公務員負客
觀舉證責任,有顯失公平情事者,即應將舉證責任倒置,將真偽不
之不利益歸諸於賠償機關。是以,如已確認被害人就損害之發生是
否出於賠償責任機關之公務員使用警械所致,真偽不明之不利益歸
由賠償責任機關負擔,則賠償責任機關之公務員使用警械之行為,
是否合法而未違背警械使用條例,即有究明之必要。如認賠償責任
機關之公務員執行職務違反警械使用條例使用警械之規定,因而致
被害人受傷,即該當於警械使用條例第 11 條第 2 項損害賠償請
求權成立之要件。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8 |
裁判字號: |
98年訴字第 41 號 |
|
要 旨: |
系爭現有巷道係被告因辦理成功國小北側道路之開闢而阻斷封閉,致該巷
道之居民(含原告等)無法通行。原告等人均係直接利用該既成道路以出
入,則其對既有巷道之通行非僅止反射利益,乃已具直接之請求權。原告
雖係以陳情方式,其實際應為申請,被告雖係以函復原告,其意係拒絕原
告之申請,該函復依上開司法院釋字第 423 號解釋,應認係行政處分。
系爭巷道既為現有巷道(或既成巷道),即有公用地役權存在,今被告於
新舊道路交口以有之 1.5 公尺高低而於路邊增設護欄,予以阻斷,致該
巷道居民無法由系爭巷道亦已近 3 年之久,將使系爭巷道居民通行該處
因阻隔日久生變,通行權(公用地役權)有喪失之虞,亦使原告權利發生
變化,原告之訴為有理由,爰將原處分及訴願決定均予撤銷,並由被告依
本院判決意旨為施作沿著台中市東區旱溪路路 1 段 365 巷兩旁建築線
連結至成功國小北側道路工程間適合通行之道路,恢復原告通行(即恢復
台中市旱溪路路 1 段 365 巷按原建築線 5.48 米寬的路面以恢復通行
)之處分。
裁判法院: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
19 |
裁判字號: |
98年訴字第 477 號 |
|
要 旨: |
水利法第 78 條之 1 第 2 款固規定,河川區域內排注廢污水或引取用
水應經許可,違反者則依據該法第 92 條之 3 第 6 款規定核處罰鍰,
然行政罰與刑事罰相同,亦應有足夠證據認定受處分人確有為違法行政法
之行為,行政罰方屬合法。又依據行政程序法第 36 條規定,行政機關應
依職權調查證據,不受當事人主張拘束,對當事人有利及不利事項一律注
意,倘行政機關僅依據稽查紀錄所記載之受處分人供述為事實認定,而未
參酌其他具體證據,即難謂符合上開規範。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0 |
裁判字號: |
98年訴更一字第 3 號 |
|
要 旨: |
司法院釋字第 380 號解釋意旨指出,憲法第 11 條關於講學自由之規定
,係對學術自由之制度性保障;就大學教育而言,應包含研究自由、教學
自由及學習自由等事項。故應認大學自治之事項,即屬學術自由之事項,
包含研究自由、教學自由及學習自由等事項,除法律別有明文規定者外,
應任諸大學自由決定,不得反以學生有受教育權或學習權之存在,認此範
圍內有法律保留原則之適用,致失憲法對於大學自治設為制度性保障之規
範價值。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